八路軍軍餉是按照4.5萬人的編制發的,但每月沒超過70萬。
新四軍是按照1萬人規模發的,起初只有八萬,經過新四軍軍長幾次三番的討要,漲到了13萬每月。
摳摳搜搜的國民政府,對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餉拖餉那是家常便飯,可畢竟是有的。
有,就意味著承認!
兩軍中有不少干部是“端”國民政府飯碗的,屬于那種有官方身份的——不像咱老李這個團長,是國民政府不承認的。
一個實打實的新四軍軍官若是被軍統給抓了,軍統敢鬧幺蛾子么?
而且這么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張安平這番操作不會引起任何的質疑和懷疑,存單風波會以更完美的方式解決。
張安平不由豎起大拇指:“姜,還是老的辣!”
和錢大姐又交流了一陣后,張安平突然提出了一個疑問:
“錢姐,我去年便將數千支火箭筒通過上海的同志送去了根據地,可根據我的了解,目前我們的部隊并沒有大規模的裝備,這是怎么回事?”
錢大姐笑道:“我其實就是為了這件事來的。”
“啊?是不是哪個環節出問題了?”張安平不由緊張。
“那倒沒有。”錢大姐笑道:“咱們啊,早就暗中培養了大量的火箭筒操作手,本來是打算前段時間將這些同志像種子一樣擴散出去的,但你這邊送來的一個情報讓咱們首長叫停了將火箭筒散出去的動作。”
“什么情報?”
錢大姐說出了一個人名:“多田駿!”
張安平立刻知道是什么情報了。
多田駿是日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去年武漢會戰結束,中日戰爭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人也開始對淪陷區的抗日武裝力量進行清理。
但基本沒有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
于是,在今年的三月份多田駿提出了“囚籠政策”,具體為:
以鐵路為柱,以公路為鏈,以碉堡為鎖,輔之以封鎖溝、封鎖墻,從敵占區向游擊區和抗日根據地構成網狀囚籠,對抗日軍隊壓縮包圍。
也就是在這個囚籠政策下,小日本開始了在占領區施行殘酷的“三光”方針,且在廣袤的華北平原上,制造了無數的無人區!
錢大姐笑道:“就是因為這份情報,咱們的首長才臨時叫停了火箭筒的下放!”
張安平秒懂,不由為這一招點贊。
【囚籠政策】中,最關鍵的環節是碉堡這個鎖。
日本人就是欺負八路軍和游擊隊沒有重武器,所以用碉堡來充當鎖。
可如果日本人知曉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手里有天量的火箭筒,那這個計劃的關鍵環節“鎖(碉堡)”就沒有大用了!
所以,現在引而不發,就是為了等日本人造“鎖”,等他們辛辛苦苦將無數“鎖”制造后,再一舉拔除。
辛辛苦苦搞了一年多的【囚籠政策】,好不容易將囚籠準備好了,準備收割的時候日本人一回頭:八嘎,囚籠……崩了!
“我明白了!那我得多做點準備。”張安平嘎嘎直笑,首長這么給力,他當然得讓咱們的同志彈藥充足嘛!
繼續堆火箭彈!
【等抗戰結束了,必須大規模從美國進口火箭筒和火箭彈的生產線,到時候全放在東北……】
張安平暗樂,這些到時候都會是四野的繳獲,以后更是能讓美國在朝鮮嘗嘗什么叫rpg打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