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年六月的下旬,中、日、蘇三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一個叫諾門罕的地方。
隨著朱可夫被蘇聯統帥部任命為第57特別軍軍長之職、蘇軍對日軍數個集結地的轟炸,日軍針鋒相對的開始大量調兵,雙方圍繞著諾門罕這個在地圖上難以尋找的地點,展開了大戰前的準備和各種試探。
因為諾門罕的緣故,中國戰場也進入了短暫的寧靜期,多支日軍放棄了原有的作戰計劃,收縮兵力,做好了北上的準備。
而在這個時間點,由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而改編的忠義救國軍,在張安平的操作下,也開始了整編。
蘇南游擊區、皖南游擊區、蘇北挺進縱隊、浙江總隊、杭州總隊、三、五、六等支隊紛紛聚集在以孝豐為圓心的數百里范圍內,數萬人馬的規模讓日本人誤以為國民政府要大反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敢輕舉妄動。
其實這時候的忠救軍內部,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認為應該趁著部隊集結,在湖州地區給日軍來幾刀——蘇南夜下八城的事讓友軍還是很吃味的,他們也想重演一波。
“打個屁!”面對下面的呼聲,張安平嗤之以鼻,在整編委員會會議上將各支隊報上來的裝備數據砸在桌上:
“除了淞滬支隊外,也就杭州總隊有幾門重武器,其他部隊撐死了就是迫擊炮、火箭筒!拿什么跟日軍打陣地戰?”
“還有各隊的裝備,除了杭州總隊外,也就蘇南游擊區幾支力量能做到基本人手一支槍,其他支隊最好的情況就是兩人一條槍——我很疑惑,連槍都做不到人手一支,你們為什么總想著滿世界拉壯丁?!”
面對張安平的反詰,參會的軍官們面色都顯得頗為難堪,他們自認為都是行伍老人,如今被人指著鼻子罵,誰能好受?
但有意見他們也得憋著!
一則是張安平是上海區區長,這個身份比他們要高不少,其次則是張安平背后有數支無條件支持他的隊伍。
蘇南游擊區撤回來了七千余人,淞滬支隊一千五百余人、杭州總隊一千八百余人,還有便是直屬指揮部的教導支隊,這一萬多人也恰好是忠救軍最精銳的力量。
除非選擇去降日,否則這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乖乖閉上嘴巴。
畢竟,論能打、論戰功、論裝備,他們這近三萬多人加一起,都比不過支持張安平的力量。
“下面我說一下整編方案。”
駁斥了叫戰的聲音后,張安平將自己準備了無數時日的文件事宜發下去,道:
“此次整編之后,會組建六個子指揮部,具體如下:
蘇南指揮部、淞滬指揮部、蘇北指揮部、皖南指揮部、浙南和浙北指揮部。
各指揮部下轄兩到三個行動總隊。
除南京區和上海區外,各指揮部范圍內的情報站站長將出任各指揮部副指揮或者行動總隊隊長。”
眾人翻看著張安平準備的材料,一個個面色陰沉。
這等于變相的杯酒釋兵權——不僅僅是因為部隊規模減少,還因為情報站站長等出任各指揮部的實權人物,導致未來他們的行動必將由過去的完全自主變為受情報站主導。
也就是他們要從主角淪落為配角了。
有人拿裁軍做借口:“張區長,一次性裁撤將近四萬之眾,這……恐怕不好操作!”
“畢竟大家伙參軍都是為了打日本人,裁撤,會冷了人心的!”
聽到有人帶頭,其他人紛紛附和起來。
裁軍,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整編,更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倒是被張安平一個照面就抹平了倒刺的馬德林沒有發言——在和張安平接觸的這段時間內,他了解到了整編的核心目的后,他反而是成為了整編的擁躉。
此刻見這么多人附和,他忍不住冷笑道:
“會冷了誰的心?整編裁撤又不是讓人回家種地去!按照戴老板的指示,裁撤的多余人手,除了老弱病殘外,其他人全部移交第三戰區!”
“真要是一心報國,去哪不是報國?就怕啊……”馬德林冷笑著環視反對者,冷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