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丹陽的忠救軍怎么辦?忠救軍的作戰能力各位都清楚,難道就這么放棄?”
提議的侍從冷冽道:“當然不能放棄!”
“不僅不能放棄,我覺得還需要通過忠救軍,對蘇南的新四軍,施以毀滅的打擊!”
他道:
“從目前的情況看,頂多到了下午,酈家村的戰斗就會結束,屆時將會轉入防御作戰,以掩護物資的轉運——如果到時候忠救軍和第三戰區同時出刀呢?”
“炸毀軍械,向新四軍出刀!”
“當然,丹陽這邊不用直接訴諸武力,只要放棄陣地,利用新四軍來掩護自身撤離,以忠救軍之手段,必然能成功從戰場脫身,到時候新四軍就會陷入被日寇團團包圍之境!”
“如此一來,涇縣之新四軍、蘇南之新四軍,必將全軍覆沒!新四軍這個番號,就可以取消了。”
此話一出,再無人吭氣。
不是不吭氣,而是太毒太毒了,戰場上出賣友軍、以抗擊敵寇之名伏擊友軍,毒士賈詡再世,怕是也想不出這種毒計吧?
不是想不出,而是他不會將自己的道德標準放這么低!
而侍從長的眼睛卻在發光。
太好了!
此計,甚合他心。
歷史上的百團大戰,發生在40年的八月至次年的一月。
僅8月20至12月10日,百余天的時間里,就爆發過1824次大小戰斗。
日軍在40年10月起,就集結重兵開始了報復性的掃蕩,在敵后如此規模的作戰,本應該是極佳的反攻機會,但國軍幾乎沒有舉行大規模的反攻作戰,且捅刀子似的,從10月19日的“皓電”開始,就一個勁的搗亂,而到了41年的一月,更是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說真的,只要是個正常人,也絕對理解不了國民政府這種腦回路。
以前有點摩擦就算了,畢竟相互之間有矛盾,摩擦在所難免。
可這一次,放著大好的機會白白任其消失,反而直接消滅“萬”單位的友軍,這種行為,是正常人能想出來的?
侍從長這時候問道:
“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參會者們突然間明白了,其實,這本就是侍從長想說的話,但他不能說,所以讓人說了出來!
如此一來,即便事后有手尾,那也是有“佞臣”建議啊!
參會者們還能說什么?
侍從長看沒有了其他意見,便宣布了散會,在老戴即將離開的時候,他喊住了老戴,道:“春風啊,你回頭就叮囑下咱們的虎賁,做好和第三戰區聯動的準備!”
“是!”
老戴高聲應是,一副絕對沒有問題的樣子。
但他的心里卻亂成了一團麻。
外甥仇共沒錯,但外甥的做事標準是:日寇優先于地下黨!
也就是說,為了對付日寇,外甥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容忍地下黨的。
而外甥又特別的有主見,說白了就是犟,死犟死犟的那種犟,外甥既然決意為未來做準備,決意吞下,肯定不會按照自己的命令去執行!
一旦外甥抗令不遵,侍從長怕是心生芥蒂啊!
外走的老戴心里焦急的要命,但這時候,兩名侍從的對話卻傳入了他的耳中:
“走,去茶館吧,今天說書先生正在將呂子明白衣渡江的評書。”
老戴沒有抬頭去看說話的侍從,盡管他知道侍從這是在內涵這一次做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