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俘營里面的氣氛詭異了起來。
隨著幾個分區的設立以及大特務張世豪執掌戰俘營,斗爭經驗豐富的黨員們,都知道接下來可能要面對大特務的疾風驟雨了。
數名地下黨的同志秘密舉行了一次會議,在會議上他們分析了張世豪的所作所為后得出結論:
1、張世豪會想盡辦法揪出我黨的重要干部,接下來的斗爭中,一定要確保重要干部的安全,不能讓張世豪得逞。
2、根據外邊傳來的情報,我黨正在想盡一切辦法營救背負將士,且蘇北的同志們手里還有軍統最看重的軍火,國民黨頑固派最終肯定是會將他們釋放的——以張世豪的為人,一定會在這個時間段內,想盡一切辦法安插臥底、策反我們的干部。
前者,必須要做好保密工作,后者,則需要全員注意。
故會議得出結論:
“接下來同志們一定要團結起來,一定要注意他的行為,不要讓他有機可乘!”
“一定要嚴防他在我們之中安插臥底,一定要嚴防死守!”
防火防盜防張世豪。
……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所有的防備都是多余的。
但有句話怎么說來著——無巧不水字數嘛。
盧耀輝突然間帶來的一份,打亂了張安平所有的暗自謀畫,也讓張安平陷入了兩難之中。
“張長官,這是安徽銅陵站發來的電報。”
接過盧耀輝交來的電報,張安平快速的看了起來。
電報上稱,銅陵站在銅陵縣發現了數名可疑分子要渡江,遂上前檢查。
對方向軍統成員開火,雙方交火后,僅有兩人跳江后生死不知,其余四人全部被殺,從行李中他們發現了一些文件和書籍,根據這些文件推測,跳江的兩人中可能有一名是中共的炸藥專家。
而根據其他文件顯示,對方是八路軍派至新四軍的炸藥專家,并且一共有五人。
隨后銅陵站對最近被俘人員展開審訊,有人稱他親眼看到專家組的一名成員被俘,根據對方描述的時間和地點,情報站確定該名專家已被遣送至三戰區司令部駐地。
因此向監察處發來電報,希望監察處能在俘虜中找出這名專家,并從其口中撬出其他專家的信息。
看著這份情報,張安平露出一抹微笑:“我要查的大魚還沒找出來,銅陵站倒是先送來了一份賀禮。”
“張長官出馬,定當手到擒來!”盧耀輝拍了一記馬屁,隨后扯了一通閑話后離開。
他的這話在他看來倒也不算馬屁,以張安平的能力,在俘虜中找一個中共的專家,手到擒來是理所當然之事。
但這卻也正是問題之所在。
以原時空舉例,鄭耀先為什么會遭到戴春風的懷疑?戴春風死后,毛仁鳳對老鄭也是各種懷疑?
原因很簡單,以“鬼子六”的能力,接連出差錯,實在是太可疑了。
抓曾墨怡,72人的名單在他眼皮子底下失蹤、延安方面又將72人全部抓獲;
抓了叛徒吳福,結果吳福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縱火鉛筆活活燒死。
這對于大名鼎鼎的軍統老六來說,是不可能出現的失誤,但偏偏全都出現了。
這也是老鄭在解放戰爭后期【隱姓埋名】的原因。
此刻擺在張安平面前的難題亦是如此。
大名鼎鼎的張世豪,揪不出一個中共的炸藥專家?說出去有人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