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應該劃掉吧?”
鄭翊指著的姓名是一個喚作“赫爾·韋納”的德國人,此人曾是德國顧問團中的一員,專門負責對德械防空裝備的指導。
抗戰爆發后德國人撤走顧問團,赫爾·韋納和幾位德國顧問做出了驚人的決定——放棄在德國國防軍的身份,選擇以平民的身份幫助國民政府抵抗侵略。
甚至有德國顧問戰死在了戰場,就如被國民政府追授為上校的馮·施梅林少尉。
也正是因為施梅林少尉的緣故,中國軍人對留在國內的德國顧問非常的信任、尊敬。
鄭翊這種生性懷疑一切的特工,看到赫爾·韋納這個名字后,毫不猶豫的就要劃掉,正是因為這種緣故。
但這個動作讓張安平皺眉,他問:
“你是什么身份?”
鄭翊愣了半晌才道:“軍統局特工。”
張安平看著她不說話,鄭翊被張安平看得發毛,遲疑了一陣后道:
“長官,我知錯了。”
“調查奸細,只要是可疑人員,哪怕這個人是我,也絕對不能輕易的下結論——只有證據才能洗清懷疑對象的嫌疑,除此之外,其他所有的身份都不頂用。”
“我明白了。”
盡管被張安平教訓了一通,但接下來的調查中,鄭翊還是有意無意的忽視了赫爾·韋納這個德國顧問。
……
老戴的準備做好了。
“你小子這一次一定要爭氣啊!”
辦公室里,戴春風叮囑著張安平:“為了抽調防空部隊,我可是用盡了人情,要是不能給你舅我長臉,我這張老臉就得丟得干干凈凈了!”
張安平拿著戴春風遞來的部隊名單,看得眉開眼笑。
老戴是真的給力,在重慶周邊駐軍防空部隊優先供給重慶的情況下,愣是扒拉過來了一個防空團和7個防空營。
但張安平的笑沒堅持多久就垮了。
因為他看到了這些防空部隊的裝備信息。
他原想著都是防空部隊,這些防空部隊在裝備方面應該跟衛戍重慶的防空部隊差距不大。
可事實卻讓他傻眼了。
這些防空部隊比起衛戍重慶的防空部隊來說,裝備上的差距還真是中央軍跟地方軍的懸殊差距。
一個防空團外加7個防空營,能拉出來的防空炮只有可憐巴巴的四門,而這四門防空炮還都是四個國家制造的——張安平甚至懷疑這四門防空炮能不能用。
他們主要的防空火力是防空機槍和簡單改造后的重機槍,防空能力究竟如何,老戴其實也沒數。
所以他看到張安平臉色垮下來以后便問:“安平啊,這是除重慶外能拉出來的最大的防空力量了,你覺得有把握嗎?”
張安平猶豫了一陣后道:“局座,我找位防空方面的專家問一問吧。”
他擅長的是情報,打仗他不擅長,過去經常利用騷操作來彌補這方面的劣勢,以至于給老戴產生了一種錯覺:
我外甥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但自家事自家知道,這段時間雖然惡補相關知識,但說到底他就是個零經驗的小白,面對裝備上的不堪,他不確定地理優勢能不能彌補短板——他提出方案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是受前世的信息影響。
他記得我軍中就有利用地理優勢打下飛機的案例,所以想出了用地理優勢外加大量防空部隊來布下死亡陷阱,等日機上鉤。
可他沒想過國軍的防空部隊中,對飛機威脅最大的防空炮數量會如此稀少!
雖然防空機槍、簡單改造的重機槍肯定能威脅到日機,但他不確定能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