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縣到天安門有快三十里地,坐上了搖搖晃晃的公交車,于學文足足快兩個小時到了市內。
緊接著于學文花了大半個小時,順著地圖摸到公安局家屬院外。
臨近過年,公安部家屬院的鐵大門上了新的油漆,懸掛了紅色的燈籠。隔著柵欄都可以看到里面有規整的花壇、樹木、小廣場還有一棟棟齊整的樓房。
于學文的眼里閃過一絲嫉妒。
這里的路都寬闊又平整,不像是通縣,因為車輛運輸鋼鐵,過重的鋼鐵讓路面上坑坑洼洼。
要不然公交車怎么會開那么久?
還有他家所住的四合院破破爛爛的,不像是市里通了電。
他們家里不但電沒有通,更是沒有廁所,家家戶戶都用的痰盂,每天要倒痰盂。
四合院里總有孩子偷懶不想去外面上廁所,于是就會找個角落,在四合院里居住,時不時就會聞到讓人作嘔的騷氣。
顧玉惜所在的家屬院要比通縣的四合院好太多了,顧玉惜的父親不過是個小職員,那就是她的爺爺有資格住在這里,顧玉惜是部委官員的孫女啊。
于學文想著顧玉惜嫁給了傅明彥,心中嫉妒不已,隨即想到了,在這樣環境里長大的顧玉惜能看得上傅明彥?
腦補傅明彥被拋棄,于學文這才心平氣和。
見到了傅明彥,得單獨和他聊一聊,勸他盡快回村子里才行。
在原地站了一會兒,于學文準備去門房大爺那里問問看傅明彥在不在家。
于學文走到了門口,還沒開口,就聽到有人喊自己。
“于學文、于知青!”開口的是傅明彥。
傅明彥見著了于學文以后,一路小跑過來了,臉上跑得泛起了紅。
之后傅平和傅明珠也趕緊過來了。
“于知青。”傅平很驚訝,完全沒想到會在這里見到于學文,“對了,都忘了你也是北京人。”
“于知青好。”傅明珠也上前招呼。
傅明彥把于學文的肩膀一摟,壓低聲音說道:“是看到報紙了對不對?看到了我做的事了吧?我們到旁邊說話去。”
于學文也巴不得單獨和傅明彥說話,就說道:“傅叔、傅小妹子,你們先回去吧,我和傅明彥聊一聊。”
于學文的目光落在了傅平的左右手上,里面滿滿當當都是東西,分量顯然不輕。
今天因為傅家人的膠卷用得差不多了,昨天葉家又強行塞了一些外匯券過來,今天傅家人除了溜冰以外,還去友誼商店里長見識了。
友誼商店的規格要比百貨商場還要氣派,內里的標語有外國語,有一臺唱片機唱著港市那邊鄧麗君的音樂。
鄧麗君的聲音如水一般,在璀璨明亮的大廳里,給人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甚至讓傅平和傅明珠懷疑,這里真的還是北京嗎?
尤其是旁邊還有外國人在和服務員說話,而服務員仔細聆聽以后,也用外國語回話。
傅明珠還悄悄詢問哥哥,“哥,你聽得懂嗎?”
傅平也豎著耳朵等待兒子的回答。
傅明彥搖頭,因為對方說的是俄語,而不是英語。
友誼商店里面的價格讓傅平、傅明珠膽戰心驚,根本不敢下手買東西,傅明彥就讓爸爸和妹妹飽眼福,自己直接選擇買了膠卷,另外還買了兩斤的夾心巧克力、松子、薯片以及中華煙。
傅明彥從來都不是個小氣的人,岳父送他了照相機,他手中的外匯券就都用在他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