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姐姐那兒也在催,到時候估計她也要來。”
我聽到這兒心里輕輕跳了一下。確實如此,她見過小平,估計也知道小平是個什么樣的女孩。
再加上李小開這個年紀還沒成家,她又重病纏身,難免會有推一把的想法。
也行,他們兩個已經接觸這么久,半個月之內把所有的事情搞定,是個不錯的選擇。總比打持久戰來的好。
也能了卻李小開他姐姐的一樁心愿。
“他們家給多少彩禮?”
小平給我比了一個48,000的數字。
這已經很不錯了。四萬八,不在人上也不在人下,是一個居中的價格。
“那你可以算一算,買的東西大概需要花費多少。算下來如果還有剩余,我覺得……你沒有必要給你爸媽留多少錢。”
“他們身體不……”
我就知道小平會說這樣的話。也不是因為她圣母,更不是因為我冷血。
只是我把她當做最好最好的姐妹兒,所以我才不想她以后的日子因為這些顧忌而被束縛住手腳,反而在兩個家庭中都施展不開。
我想把我知道的都給她說明白。
“你想說什么我知道。說句難聽的,這些年我和家里的關系怎么樣你也知道。還有這么多女孩和原生家庭的關系,大家說出來幾乎都是共鳴。從前我也在想自己會不會是那個例外,但你看結果如何?
我不是說你的日子就一定會和我一樣,但你一定要為自己打算,要學著為自己打算。
他們身子骨不好,也不是這一時半會兒不好的。更不是只養育了你一個人。大家都有責任。你的喜事兒就是你的喜事兒,不要把報父母恩混為一談。先把你自己的腳跟站穩了。
既然世人都覺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做女兒的也應該有這樣的覺悟。要劃清界限,不要讓人家一開始就覺得你這個家是個大窟窿。
一個窟窿形成,會不會變大,是取決于填坑的那個人,而不是取決于挖坑的。我相信你會明白我的意思。”
小平也有所動。估計她自己也掙扎了好久,不然早就反駁我了。
人要學會平衡日子,平衡關系,平衡經濟。
老好人從來就辦不好事。最后還有可能背黑鍋。用王浩的話來說就是尊重他人的因果。包括父母也一樣,尊重父母的因果,不要過多插手。
“梅姐,那如果你是我,你會怎么做?”
“如果我是你,我覺得給他們回封的紅包就已經算得上是女兒最大的心意。你原本準備的是多少?”
“我心里想的是1200。”
“這個數目中規中矩。你爸媽加起來兩千四了,還有你的侄子侄女,零零碎碎起碼得3000。你想想,你剩的錢壓根就沒幾個了,再不給自己兜里留點兒,你覺得以后日子艱難他們會把你給的這些錢拿出來救濟你嗎?”
她和我深深對視了好一會兒,緩緩點頭。把我的手緊握,苦悶憋在心里,一點點驅散掙扎,最后咧嘴笑:“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有人在外頭喊我們。是李小開。我和小平迅速調整好自己開門出去。
小平和李小開站一塊兒去了,家里人讓他們去招呼客人去倒茶。幫著擺桌吃飯。
我也準備去幫忙,剛過拐角,被人抓住手腕,緊接著一個天旋地轉,門開了,我被王浩拉到小平家后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