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和女兒都有點鬧騰。有幾個上年紀的總是頻頻往這邊看過來,眼神并不好,嫌棄掛在臉上。可能兩個孩子小,礙于年紀她們到底還是沒有說出來。
卻在交頭接耳的討論。
“真是沒家教!”
“唉,現在這些人習慣了。看這樣子從鄉下來的,你沒聽兩個孩子說第1次看到飛機?農村的鬧騰一些,將就將就吧。”
我心里呵了一聲。
就這都能分得出農村和城市?
就因為第1次坐飛機,所以就是農村人?
真是服了。
不過兩個孩子總要慢慢學會長大,我招手把他們叫回。
兩個孩子一左一右站在我旁邊,我坐在座位上。
兒子咋咋呼呼的問我怎么了?
我把剛剛那兩個人說的話原封不動和他們說了。
兩個孩子用眼神齊刷刷看過去,正好和這兩個人目光對上。
“唉,我可沒說啊……就算說了,也不是說的你,你不要對號入座!”
“就算對號入座了又如何?難道他們兩個不吵嗎?”
我懶得應她們。
她們針對孩子吵鬧這個問題我一點都沒意見,我不爽的是他們用農村和城市這幾個字兒來定義人。
“寶貝們,這里是公共場合,而且弟弟現在都已經是幼兒園中班的學生了,姐姐是大班學生,你們不是兩歲三歲,該聽得懂人話了。
雖然這是咱們第1次坐飛機,對飛機很好奇,但該有的禮貌還得有。可以欣賞,可以小聲一點兒說話,但不能吵到別人,不能影響人家。
小聲一點,我們從農村來,但我們要做一個有禮貌、能及時糾正錯誤的人。明白?”
“哦~~”兒子應。
女兒也點點頭。
風評果然開始扭轉,大家都說我及時教導孩子這一點特別可貴。
也有人說那兩個人有點矯情,說她們裝模作樣:“誰家不是農村來的?我們那個年代孩子多了,哪一家不是四五六個娃兒起步?
那每天家里就跟打仗似的!不在農村也打仗,就差把單位房子樓板震穿了,也沒見有人站出來說孩子怎么怎么了!”
“唉,可不是唄,就這些倒洋不土的人才嫌棄。”
那兩個人開始狡辯,卻有點無從下口。
達到我想要的效果。我帶著兩個孩子靠近落地窗,和他們一起去欣賞飛機了。
兩人的聲音也降低不少。
兒子問:“媽媽,怎么才能到這里開飛機呀?”
他雙手搭在玻璃上,眼睛沒有從飛機外表離開過,眼里全是渴望。
“我記得你之前說你的夢想是以后能造飛機,然后載我們?”
“嗯!媽媽你還記得呀?”
“那當然了,你們的夢想媽媽都記得。姐姐的夢想是設計出好多漂亮的小裙裙,對吧?”
女兒也驚訝的笑了,然后瘋狂點頭。
“想開飛機,想做一名飛行員或是后勤研發人員,或是姐姐想當設計師,首先你們都要腳踏實地好好學習,把學習基礎打牢。第2步:好好吃飯,積極參與鍛煉,保證有一個健康強健的體魄。
第3步:平常做作業要注意眼睛和作業之間的距離,保護好眼睛,看電視更要坐遠一點,時間不能太久,盡量不要近視,不然有點麻煩。”
這第3步我是連哄帶騙的。
我知道現在有近視手術,但我想和他們說近視不可逆,要是能忽悠他們,讓他們在保護視力這一層面更用心,也算是善意的謊言。
話說到這兒機場通知我們登機。
我領著兩個孩子熱情似火般去了,走過冗長的登機通道,順利找到自己的位置。
兒子的位置沒和我們挨在一塊,剛好旁邊是個單身小姑娘,和她商量幾句她二話不說就和我們換座。
飛機在廣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