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一早拖著疲乏的身體起床。我都以為時間不算遲,沒想到起來時他們夫妻倆已經外出了。
阿姨在照顧小孫子起床,給他穿衣服什么的。
我也把兩個孩子叫起來。
兒子在洗漱,我給女兒綁頭發。
“娘,他們什么時候走的?怎么這么早?”
我和阿姨聊起天。
“他們兩個走的早哦,差不多五點就出門了。”
“要走很遠的路嗎?”
“也不是要走很遠的路,是他們剛剛盤下了一個門面,打算自己做生意,肯定要起得早一點,要是遲了,生意都被人家搶完咯。”
我于是明白。
就像以前剛做豆腐時,每天凌晨三點半起床,等到天亮豆腐剛剛做好,新鮮出爐,買的人也多。
這種受眾一般都是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中老年人。
學生黨上班黨也起得早,如果把這一批流量錯過,那其余時間還真沒什么生意。
“他們沒讓您過去幫忙啊?”我說。
“哎呀,幫忙這個事兒怎么說呢?一開始其實我也這么想,但后來覺得……有我這個老太婆和沒我這個老太婆其實沒那么大差別,而且這個小家伙也要一雙眼睛看著,和他們年輕人之間還是稍微保留點距離好,有他們兩個搭伙夠了。”
我對她這個想法倒是給予支持。
她對這個家的貢獻已經很不錯了。帶孩子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兒,還能抽出空掙點錢。
人沒必要往自己身上攬這么多重任。
做的好還好。
要是哪里掉了鏈子反而功虧一簣。
只要把孩子帶好就是大事。
后來我準備和阿姨一塊兒出去送孩子上學,卻被阿姨攔下。
“怎么了?”
阿姨低聲在我耳邊說讓我就在家里安全一點,不然我跟著兩個孩子反而引壞人注目。
我尋思著也是這個理,和兩個孩子談好后,兒子問我:“媽媽,王叔叔……”
他正準備問,卻被女兒晃了晃手臂。被女兒一個眼神示意后,他趕緊說沒事。
“媽媽,我和姐姐去學校了,拜拜。你要照顧好自己哦。”
“嗯。”我重重咽了一口氣,他們兩個肯定是想問點什么,從我和保姆阿姨之間的一些對話或者平常我不經意間的情緒流露能有所猜忌,但他們不敢問。
我也不想多說。一切,等這一段煎熬的過程過完了再說。就像阿姨她兒子說的那樣,這幾天怎么都是煎熬的,只能熬著,只能硬挺著。
等他們走后,整個屋里只剩我一個人。感覺哪里都是陌生的,哪怕昨天已經待了一晚上。
我邁步走向客廳,找了個位置隨便坐下,腦袋空空,卻是重的,仿佛裝著很多東西,似乎有很多事兒還沒有做。
卻不知道下一步該干什么。
后來我才逐漸意識到,我腦海中所想的全都是王浩。全是關于他一個人。從我們兩個最開始年少時的認識,到后來的分開,再到重逢后的點點滴滴。
腦海中縈繞最多的是他在我耳邊說的那一句“人做美好的事情會有美好的回報”。
我雙手捏的緊緊的。我暗暗給自己加油打氣,然后摸出手機,把所有的瀏覽器新聞熱搜都瀏覽了一遍,時刻盯著最新的消息。
工作上有人給我發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