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踏營
突然遭到攻擊的各族大軍一個個心膽俱裂,部分外圍各族兵馬開始潰逃。甘家軍所過之處人仰馬翻,軍帳被一個個點燃。咧咧寒風吹起火星,漫天飛舞,大火從一個又一個大帳中升起,幾成燎原。
最外邊兩層軍帳的敵軍,瞬間分崩離析,像沒頭蒼蠅一樣四處奔逃,而后軍茫然不知道原因,也跟著被席卷而逃,數萬前軍徹底崩潰了,被殺的哭聲震天,哀嚎慘叫……….
突破最外圍的雜亂的漢軍營寨,里邊的草原各族營盤卻要整齊的多,都是挖土為濠,樹木為柵。每個營盤,大概都能容納千人上下。都是縱橫天下的大帝國驍勇善戰精銳。每個營盤相隔一百步,弓箭可及。
城外大軍的營盤遠處,就是樊城,城墻上的火把一閃一閃,發出昏黃的光芒。
吶喊聲哭叫聲連成一片,接著就是各種各樣的聲響一起發出,箭雨搜搜的從頭上掠過。還有撲撲射入盾牌的聲音。他們人人披甲,在加上盾牌的遮掩,還沒有太大的妨礙,可是胯下的坐騎并沒有披甲,高速急奔的戰馬被利箭射中要害轟的一聲倒地,沖力不減,居然頭上腳下翻出去老遠!
天色近明,前方鼓聲大作,戰旗飛揚,極目四顧火光照應下,在前、在左、再右,都有成群結隊的各族騎兵涌來!
這些騎兵大多帶皮帽穿皮甲,里面袍子圓領窄袖,扶弓持刀,不出一聲,只是涌來,當先騎士已經張開了騎弓,后面是層層的長矛直刀,在背后火光映照下閃爍著寒光。
兩方騎隊愈來愈近,“轟”的一聲撞在一起,一時間人仰馬翻。甘奉手中之槍,槍長九尺,玄鐵打造。在敵群中縱馬奔馳,儼如猛虎入羊群,挨著就死,碰著就亡,只殺的血肉橫飛,所過之處橫尸累累,血流成河。
集合的鼓聲敲響,鼓聲驚天動地,長號齊鳴,嗚咽低沉的號角響徹大營,抬眼看去百十步外草原勇士和色目人組成密集陣型。
不愧為縱橫世界幾萬里的雄兵,不長的時間就在受到突然攻擊下,迅速組成防守陣型。最前邊由一排大盾排列成盾墻,第二排弓手和長槍兵遠近交叉結合,后邊無數騎兵正在整理,準備出擊。
甘奉看到崩潰的外圍敵人敗兵,向大燕剛剛組成的防守陣型逃去。只要敗兵將敵陣沖亂,甘奉就會向硺子一樣,插入敵人的心臟。只見只要敗兵一靠近盾墻,就被長槍手刺翻于地。
燕人與大夏多年的戰爭,漸漸學會了,步兵對陣騎兵的方法,甘奉看沒什么機會,
只見中間一大將令旗一飛,三千余支箭驟然發射,形成一片烏黑的箭云,向夏軍騎兵呼嘯撲來,瞬時間,夏軍騎陣中一片人仰馬翻,近百人從馬上翻滾落地,被后邊的戰馬踏成肉泥。夏軍軍陣就像一臺精密機器,缺損的外圍馬朔手,迅速由內部補齊。
朱富用大盾向前護助前面,箭雨射的大盾叮當作響。甘奉一轉馬頭,帶領騎隊從敵軍陣前滑陣而過,范天順張弓取箭,騎陣斜刺直沖中,六十步開外拉弓一箭射向敵將,他的弓力極為強勁,那契丹族大將沒有防備,箭從脖筋對穿而出,血光迸濺,一頭從戰馬上栽下。
相對于草原大軍防守陣型來說,騎陣從縱向轉為橫向,更利于弓箭殺傷,第二輪箭雨隨即射出,又一輪人仰馬翻,這一次有五六百名夏軍跌落馬下。
只來得及射出兩輪,大夏驃騎就向南呼嘯而
(本章未完,請翻頁)
去。溪人大將蕭哈魯面色大變,大喊:“攔住他們,他們是沖著猛火油去的。”
桐柏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