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一如往常的說道,他期望中的目標并不是那些小魚小蝦,這次出航,他滿懷期望的準備一次性解決燕國水軍的主力,就算雙方同歸于盡也是值得的。
在雙方戰爭準備好之前,就大夏的造船能力和沿海各路的船只,可以應付長江防線。
“距雙岐島還有多遠?”副官退下之后,張海諾轉頭問自己的副將張貴。
張富和張貴兩兄弟自從跟隨甘奉在襄樊之戰中劫后余生后,經過幾年的努力,得到太尉余介的賞識,在這次大規模水軍官員調整的情況下,兄弟兩走了兩條不同的路,張富接替李玉就任長江九江段統制,而張貴被抽調到長江水師軍帥府,就任李玉的副將。
張貴對著那張特殊的航海圖上測算了片刻,“不到一百海里,以目前航速,下午就能抵達預定戰場!”
李玉想了想,考慮到隱蔽航行,突襲對方艦隊的需要,航速不能增加太快,他下令道:“從現在起,艦隊改為十二節航速前進!”
命令很快就傳達下去了,從十節到十二節似乎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改變,但在專業人士眼里,它們艦隊揚起的水花和航行狀態還是有明顯變化的。
剛開始福建水師利用黑夜和小雪,在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百十艘戰船在敵人艦隊周圍游蕩,每當燕國艦隊有所行動,就有三四搜戰艦利用黑暗潛入對方艦隊內部進行戰略性騷擾。
大夏的木炮在這個時代還是很震撼的,鐵木制造的火炮,發射的是細小的鐵砂,對付木船并不能將其擊沉,但現在大多是戰艦上的水手和戰兵,大多在甲板上操作,沒有多少防護措施,對敵人殺傷力還是很強的。
尤其在濃濃夜色下,巨大的炮聲,給燕國水軍心里造成影響是巨大的。
直到遭到突襲之后,范遂反應還算及時,命令艦隊向中間靠攏,靜待天明,這樣雖然遏制了胡漣利用天氣偷襲的戰術,但也限制了燕國水軍的活動區域,從而達到了拖住燕國主力艦隊的戰略目標。
在沒有弄清敵情的情況下,范遂采取拖延的戰術,等待天明,雙方就這樣僵持了幾個時辰,直到上午八點,能見度不足五十米,雖然不知道燕國水軍具體數量,但范遂還是根據對方一系列的行動,判斷出敵方軍艦不足百艘,這也讓范遂提著一夜的心徹底放下。
范遂不顧其他方向幾只戰船的火力騷擾,命左右路向兩邊散開,中立兩百主力戰船,直接向位于正西方向的五十幾艘大夏福建水師戰船突進。
位于前方的三十多艘戰船上的床弩次第射擊,胡漣站在指揮艦李牧號上,看清敵人戰艦的隊形,通過旗語命令本方戰艦,向西邊打邊退。
李牧號味尾舷一共三門鐵木艦炮向打頭的敵艦奮力還擊,所有炮手用盡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將鐵砂打了出去,就算是訓練的時候,也沒有這么快過,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給卑鄙無恥叛逆一個無比慘痛的教訓。然而很快他們就發現,燕國人的攻擊更快更猛!
燕子排開的燕國戰艦首先發現福建水師李牧號那龐大的身軀五艘戰艦艦首弩床先集火,艦首一共十五駕大型弩床用疾風驟雨般的攻擊,四尺長兒臂粗的弩箭,和五駕投石車將李牧號周圍打的宛若由水柱組成的牢籠。
如此密集的攻擊很快就取得了戰果,李牧號猛地一震,一塊磨盤大的圓石在艦尾暴起,“我們中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