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銀錠大約為50兩,銀子鑒定好了,蕭謹言又拿出一個金元寶請老掌柜鑒定一下它的含金量,是不是純度高的。只見這個金元寶呈馬鞍形,兩端圓弧,中間束腰。
老掌柜用力咬了一口,試一下軟硬,金子的質地較軟。老掌柜只咬了一口,就判定是真的金子,含金量很足。
李寶兒說:"這個金元寶可以兌多少銀子?"
老掌柜稱了一下金元寶的重量也是五十兩,說道:"它可以兌換五百兩的銀子。”聽到可以兌換這么多,他們感到很是開心。
李寶兒說:"把銀錠換成碎銀就可以了。金元寶是祖上留下來的,暫時不換.”
他們在這個金店里買了兩個金花生,共付了三十兩銀子,并請師傅刻上,寧靜,致遠。用紅線穿好,包在汗巾里,藏在蕭謹言懷中。等李月娥滿月時,作為禮物送給兩個小孩子。
蕭謹言把金元寶藏好,剩下的銀子給了李寶兒一些,其余的都被他收好,藏在懷里。
然后他們去了賣絲綢繡品的店鋪,買了一些絲綢和彩線。因為家里的這些東西已經用完了。
買過這些東西,正好路過一個賣碗等器皿的店鋪,李寶兒把這里的單價都打聽了一遍。
蕭謹言不知道她葫蘆里賣的啥藥,當時也沒有問,就在旁邊看著。
買完要買的東西后,他們來到了鎮上最大的書店。
只見街道兩旁多為兩層閣樓式建筑,青磚白瓦。小瓦蓋頂,飛檐桃角,波頂花脊,古樸典雅。
書店前的楹聯也獨具特色,"放眼櫥窗盡是文房四寶,俱懷風雅廣交學海眾儒。”
街上的老樹不太起眼,光禿禿的,長得東倒西歪的。
有的店門前掛著鳥籠,有的擺著棋攤,下棋,打牌的多是店主,他們有的坐在馬扎上,有的半躺在竹椅上,看見顧客也不打招呼,只是抬頭朝你笑笑,然后便繼續跳馬飛象。
店伙計一看來了生意,立刻眉開眼笑的:“小姑娘,想要買什么書?"
”不是我要買,是我相公要買。"
伙計立即掉頭轉向蕭謹言:"這位小哥想買啥書啊?"
“不急,我先看看再說。"
蕭謹言看了好久,才買了兩本書,是《大學》和《中庸》,李寶兒選擇了一些練字的紙。給家里的弟弟們買了些剛學字的繪本。共花了一兩銀子的一半。
走在回家的路上,蕭謹言問李寶兒,"為啥金元寶不兌成銀子呢?"
李寶兒說:"一下子兌那么多的銀子干什么,何況暫時也用不到。"
“你去打聽碗碟的價格干什么呢?”
"我想等家里不忙的時候,我們搬上街,你去讀書,我想做點美食,掙點小錢,最主要的是讓劉老先生吃上癮,然后收我為徒。你們都去讀書,我去學醫,大家一起進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