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謹言聽后深以為然,感激地說道:“四皇子的教誨,謹言銘記于心。”
獨孤明拍了拍蕭謹言的肩膀,笑道:“我們是多年好友,有什么難處盡管來找我。”
獨孤明還問了李寶兒的情況,蕭謹言大致說了寶兒的近況,并代寶兒向四皇子問了好。
通過這些拜訪和交流,蕭謹言不僅拓展了自己的人脈,還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和智慧。這一切讓他在京城中如魚得水,逐漸在仕途上站穩了腳跟。
李寶兒坐在家中,手中拿著一卷書卷,但心思卻早已飛到了京城。自從蕭謹言前往京城后,已經有數月未曾收到他的書信。
雖然官府的捷報已傳,但他本人至今未歸,這讓她甚是擔心。每當夜深人靜,她總是獨自倚在窗邊,望著天上的明月,心中泛起陣陣惆悵。
一天傍晚,李寶兒在家中的小花園里徘徊,想著蕭謹言不知在京城遇到了什么事,竟耽擱了這么久。她看著滿園的花草樹木,仿佛這些植物也感受到她的焦慮,不再那么生機盎然。
“謹言為何遲遲沒有消息?莫非他在京城遇到了什么困難?”李寶兒輕聲自言自語,心中充滿了各種猜測。她回憶起蕭謹言出發前的情景,那時他滿懷信心,承諾很快就會回來,但如今這份承諾卻成了她心頭的一塊巨石。
李寶兒的母親秦桂梅看出了女兒的憂慮,便走到她身邊,輕聲安慰道:“寶兒,別太擔心了。謹言他是個有主見的人,想必在京城也會有自己的打算。你要相信他。”
李寶兒抬頭看著母親,眼中泛起淚光,低聲說道:“可是,娘,他一點消息都沒有,我實在是不安。萬一他在京城遇到什么麻煩,怎么辦?”
秦桂梅握住女兒的手,柔聲說道:“寶兒,有時候沒有消息也是好消息。你要相信謹言的能力,他一定會處理好一切的。你這樣擔心,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受。”
盡管母親的安慰稍稍緩解了李寶兒的憂慮,但她依舊無法徹底放下心中的擔憂。每當有信使經過她家門前,她總是迫不及待地跑出去,希望能收到蕭謹言的書信。然而,每次的希望總是落空,帶來的是一次次的失望。
一晚,李寶兒獨自坐在燈下,靜靜地看著桌上的筆墨紙硯。她想給蕭謹言寫信,問問他的近況,但又怕打擾他。她猶豫了許久,最終還是提筆寫了一封信,字里行間充滿了關切和思念。
“謹言,望你一切安好。京城事繁,但請務必抽空報個平安。家中一切如常,只是我心中牽掛,不知你何時歸來。盼早日收到你的回信。”李寶兒寫完信,將信封封好,交給信使,囑咐他一定要盡快送到蕭謹言手中。
送走信使后,李寶兒心中稍稍放松了一些,但她知道,只有等到蕭謹言的回信,才能真正安心。她祈禱著,希望這次能盡快得到他的消息,早日解開心中的疑慮。
李寶兒的日子在等待中度過,每一天都顯得格外漫長。然而,她心中的希望之火依舊未滅,她堅信,無論多么遙遠,蕭謹言總會回到她身邊,給她帶來安慰和喜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