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時,張玉花回頭看了看這熟悉的小村,心里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帶著藥材和滿滿的心意,他們踏上了回永州城的路程。
翌日,張玉花走進李老四家的院子,看到李老四正坐在樹蔭下抽著旱煙,秦桂梅在一旁忙著晾曬剛洗好的衣服。她微笑著走上前,打了聲招呼:“李大叔,桂梅嬸子,我來找你們商量點事兒。”
李老四放下煙桿,抬頭看著她:“親家母啊,什么事這么著急?”
張玉花坐下后,開門見山地說:“李大哥,寶兒她現在在京城,打算開醫館,已經給家里寫了信。她希望咱們這邊能把房子處理好,看是賣掉,還是租出去。你們覺得呢?”
李老四思索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親家母,我跟桂梅商量過,覺得還是先把房子租出去。賣了就徹底沒了,可要是以后寶兒他們回來,還能有個地方住。你看現在他們在京城闖蕩,不一定以后會不會回來,留個家在這,總是個念想。”
秦桂梅也點頭附和:“是啊,玉花,咱們也不急著賣房子,租出去還能有些租金收入,也不影響寶兒他們的生活。”
張玉花聽后,露出一絲微笑:“大叔,嬸子,你們說得有道理,那就依你們的意思,先把房子租出去吧。我回頭跟寶兒說一下,她一定會理解的。”
夜色已深,火鍋店的生意漸漸收尾,李老四和秦桂梅收拾完店里的一切,坐在后院的桌子旁。他們已經數過幾遍這幾個月的收入,雖說只是銅板和銀子,但在油燈的映照下,這些錢閃爍著微光,仿佛帶著希望。
秦桂梅把錢一一裝進錢袋里,感慨道:“老四,你說咱們這火鍋店能有今天,全靠寶兒幫忙出主意。她懂得那么多,真是咱們家的福星啊。”
李老四點了點頭,眉頭卻皺了起來:“是啊,寶兒的心思全在家里人和醫館上,這次她說要在京城開醫館,得花不少錢吧。”
秦桂梅停下了手里的活,眼神中透著一絲憂慮和決心:“老四,寶兒從小就懂事,什么好東西都想著家里人,現在她在外面開醫館,花錢的地方肯定不少。我們攢下的一百兩銀子,雖然不算多,但也是咱們的心意。不如就拿出來給她用吧?”
李老四沉默了一會兒,最終下定決心地點頭:“你說得對,咱們這點銀子雖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意。寶兒從小就孝順,這次她需要幫助,咱們當爹娘的不能不管。”
第二天一早,張玉花和蕭成善來到了李老四家,帶著準備好的東西。他們一進門,李老四就把他們請到了堂屋。張玉花一眼就看見桌上擺著的包袱,正疑惑間,李老四已經開口了。
“玉花,成善,今天請你們來是有件事想說。”李老四說著,從桌上拿起那個包袱遞給了張玉花,“這是一百兩銀子,是我們老兩口攢下來的。寶兒在京城開醫館要花不少銀子,這些錢你們帶去給她,算是我們的心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