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兒點頭,但她接著提出了一個稍顯刁鉆的問題:“若病人經濟困難,但又急需治療,你會如何處理賬目?”
張德忠思索片刻,答道:“掌柜的職責是管賬,但若遇到這樣的病人,我會第一時間告知您,由您決定如何安排救助,我們可在賬目上設立專門的善款記錄,不讓醫館因此受損。”
而對于學徒,李寶兒則問了一些基本的醫理問題,比如藥材的鑒別、急救的常識等。
一個年輕學徒被問及何為陰陽調和時,雖然答得頗為正確,但卻有些生硬。李寶兒微微一笑:“醫者不僅要懂醫理,還要懂人心。你如何對一位生病的老人解釋陰陽調和的道理?”這個問題讓許多應聘者露出了猶豫的神情。
第二輪:別出心裁的實際考核
李寶兒覺得光憑口頭回答無法全面了解應聘者的能力,于是她設計了一個獨特的情景考核。
她故意安排了一場“意外”:在考核的間隙,一位假扮的病人突然沖入醫館,手持一份賬單,聲稱醫館賬目有錯,多收了他的藥錢。
面對這突發的情況,掌柜們反應各異,有人愣在原地,有人急忙道歉。
而張德忠卻冷靜地拿出賬本,迅速核對每一筆記錄,確認并未多收。他沉穩地對病人解釋:“賬目清楚,如有任何疑問,我可以再為您檢查藥材和藥方。”他的冷靜和專業,讓圍觀者心服口服。
在學徒的考核中,李寶兒精心布置了一個考題。她請人裝扮成一位年邁的老婦,突然坐在醫館的院中咳嗽不止,臉色蒼白,神情痛苦。
學徒們立刻圍了上去,有的人直接上前查看脈象,有的人匆忙去拿藥,而李寶兒在一旁默默觀察著他們的反應。
一位名叫陳正的學徒沒有急于出手,而是溫聲問老婦:“您吃過什么?最近有何不適?”他沒有急功近利,而是試圖先安撫老婦情緒,了解病情,隨后才建議診脈。
李寶兒暗自點頭,隨后走上前揭開考核的真相:“這是一場考驗,醫學不僅僅是診斷和開藥,學醫更是學會如何關懷病人、體察病人的心情。”
這一番話讓陳正脫穎而出,而其他學徒也紛紛感到獲益匪淺,雖有幾人未能通過考核,卻都心服口服。
經過這番別具匠心的考核,李寶兒選出了最為合適的掌柜和學徒。她不僅看重他們的專業能力,更在意他們對病人的關懷與責任心,這也是她想要傳承給慧養堂未來醫者的精髓。
經過嚴格的考核,李寶兒最終招聘了一位專責做賬的會計張德忠,以及三名學徒:一名男學徒陳正和兩名女學徒劉秀和趙蕓。
考核結束后,她特意將四人召集到慧養堂的后院,給他們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期望與要求。
李寶兒首先看向張德忠,語氣中透著幾分鄭重:“德忠大哥,醫館的賬務繁雜,尤其是藥材的進出和診金的收支,都必須分毫不差。你做賬不僅要清晰明了,還要做到透明公正。"
“慧養堂的初衷是為百姓服務,所以遇到貧困的病人,或是救急的情況,你要及時匯報,切勿讓金錢成為阻礙醫館救人的絆腳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