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兒笑著說:"舉手之勞,何足掛起。今日之事,還肯請王兄幫忙啊。"
王金龍熱情地招待了蕭謹言夫婦及其同行的家人、朋友。在王府的正廳,幾張精美的紅木圓桌擺滿了豐盛的佳肴,香氣四溢。
王金龍親自迎接他們入座,笑容滿面地說道:“謹言兄,寶兒姑娘,真是好久不見!今日定要好好為你們接風洗塵。”
蕭謹言對王金龍的盛情十分感激,笑著拱手道:“王兄如此厚待,我們實在感動。不過明日的赴京之行,確實需要你的幫助,不然真的前路兇險。”
王金龍哈哈大笑,拍了拍蕭謹言的肩膀,爽朗道:“這話可別這么說,當年若不是你們,怕是我早就命喪黃泉了。如今你遇到麻煩,我豈能袖手旁觀?今日這一桌飯席,就是為了感謝當年的恩情!”
眾人圍坐在桌旁,王金龍親自舉杯,率先開場道:“謹言兄,寶兒姑娘,這一路勞累辛苦,先干了這一杯!”蕭謹言和李寶兒帶領眾人舉杯回敬,一飲而盡,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席間,大家談笑風生,王金龍好奇地問道:“謹言兄,聽說你回京后有了不小的成就,今日能否與我們詳細說說?”
蕭謹言微微一笑,放下酒杯,謙虛地說道:“其實也不算什么大事,今年我有幸在殿試中考中了狀元,承蒙皇上賞識,如今在國子監做事,負責一些學子和官員的教導工作。”
此言一出,席間眾人紛紛驚嘆。王金龍更是滿臉欣喜,拍著桌子說道:“狀元郎!厲害啊!當年我就知道謹言兄才學過人,必有大成,如今果然應驗了!能得狀元,實乃大周之福。”
李寶兒也微笑著插話:“謹言如今在國子監為官,確實不容易,不過我也沒閑著,在京城開了家醫館,名為‘慧養堂’,主要是為百姓看病治傷。”
王金龍聞言,眼中閃過敬佩之色:“醫者仁心,寶兒姑娘果然是一片善心。能為百姓看病療傷,這是積德行善的大事。若以后有機會,我定要親自拜訪你們的醫館。”
接著,蕭謹言開始介紹同行的眾人:“這位是我的母親張玉花,平日里一直操持家務,幫我們打理醫館事務。
還有這兩位,是我們醫館里的得力助手,王武和趙流,他們兩人武藝高強,且對醫術也有獨到的見解,跟隨寶兒學了不少東西。”
王金龍連忙對張玉花、王武和趙流拱手道:“原來都是寶兒姑娘的得力助手,幸會幸會!有二位相助,醫館必定更加興旺。”
“這位是高致遠,是寶兒的二師兄,醫術高明,一路上也多虧了他的照料。”蕭謹言介紹到高致遠時,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王金龍熱情回應道:“高兄,今日我們多飲幾杯,感謝你一路上對謹言兄他們的照應!”
高致遠謙虛地笑道:“都是些應盡的職責,王兄過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