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李老四拿出準備好的禮物,贈與新女婿,這是對蕭謹言的認可與歡迎。
蕭謹言則不失禮數地回贈禮品,并表達對岳父岳母的感激之情。
飯后,按照禮俗,新人還需祭拜祖先,表達對家族的尊敬。由于離老家太遠,在京城沒有李家的祠堂,他們只能恭恭敬敬地向祖先牌位行禮。每一個動作都表現得十分虔誠,象征著他們對家庭和傳統的承諾。
回門的這一天,既是對李寶兒的娘家人表達敬意,也是對她和蕭謹言婚姻的進一步認可。隨著回門的禮儀圓滿結束,李寶兒心中的那份緊張也終于消散,而蕭謹言更是堅定了要好好待寶兒一生的決心。
兩人攜手走出幸福客棧的大門時,夕陽正落,金色的光輝灑在他們身上,映出一對幸福新人的身影。
李寶兒和蕭謹言回到家里,正是傍晚時分,陽光灑在院子里,給這個古老的京城增添了一層暖意。
院子里已經聚滿了家族的長輩和親戚們,他們早就聽聞兩人回來的消息,一個個熱情地圍了上來。堂屋里擺滿了茶水和點心,幾位嬸娘、大姑姑正坐在一起閑聊,見兩人進來,立刻笑著站起身招呼道:“寶兒,謹言,快過來坐下歇歇,路上累不累啊?”
“沒事的,大家別忙了,咱們隨意些。”李寶兒笑著答應,攙扶著蕭謹言一起落座。她心中涌起了一陣暖流,這些年雖然她常不在家,但每次回去,長輩們總是這樣關切的態度,讓她感受到濃濃的親情。
一坐下,五嬸張秀梅便端上了一盤香噴噴的熱饅頭,笑瞇瞇地說道:“這是我特意給你們做的,你小時候最喜歡吃我蒸的豆沙饅頭,趕緊嘗嘗看,還跟以前的味道一樣嗎?”
李寶兒拿起一個饅頭,咬了一口,熟悉的味道瞬間充盈口腔,她不由得感慨道:“五嬸的手藝還是這么好,這豆沙饅頭真是讓我想起小時候的時光了。”說著,她順手遞給蕭謹言一個饅頭。
蕭謹言接過來,吃了一口,也連連稱贊:“真的很香!我在京城可沒吃到過這么地道的家鄉味兒。”
張秀梅笑得更開懷了,拍著寶兒的肩膀道:“你這丫頭,從小就愛惦記這些吃食。"
聽了這番打趣,眾人忍不住哄堂大笑。寶兒紅了臉,含笑瞥了蕭謹言一眼,而他則微笑著握住她的手,回應道:“雖然我廚藝不如寶兒和五嬸,但我一定會努力,爭取讓寶兒永遠吃到她喜歡的味道。”
在眾人笑談間,三孩子們也圍了上來,一個個爭先恐后地喊著:“哥,嫂子,聽說你們在京城開了醫館,是真的嗎?治病救人是不是特別厲害?”孩子們的眼睛里充滿了好奇和崇拜,紛紛湊到李寶兒跟前,期盼著聽她講些京城的趣事。
李寶兒耐心地回答他們的問題,語氣溫柔:“醫館確實開起來了,有不少病人來找我們看病。其實,治病救人不光是醫術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一顆關心他人的心。你們長大后,要是想學醫,我可以教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