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大姑聽了,笑著打趣道:“這話可別讓他們聽得太認真啊,要不全都去學醫了,家里可就熱鬧了!”
蕭謹言趁機接過話題,調侃道:“那就更好啊,將來慧養堂里全是自家人,多親切。”
堂屋里的笑聲久久不散,親戚們聊起各家的瑣事,誰家添了新丁,誰家小孩考上了學堂,甚至連鄰里之間的趣聞都被一一提起。李寶兒與蕭謹言在這家長里短中分享著自己最近的點點滴滴,也聽著長輩們對往事的追憶和對子孫后輩的叮囑。
在這個古老的京城里,家族的溫暖和質樸的鄉情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寧靜祥和的畫卷。寶兒感受到一種久違的歸屬感,她明白,無論她身處何地,家永遠是她心靈深處最溫暖的港灣。
李寶兒特意騰出一天時間,帶著爺爺奶奶、幾位嬸子和幾個蕭家的孩子一起逛京城。
這一天陽光正好,街道兩旁的店鋪林立,各色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一片熱鬧的景象。李寶兒和家人們慢慢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老人們穿著樸素的衣裳,卻滿臉笑容,看著這繁華的街景不住地點頭稱贊。
“寶兒啊,京城果真是繁華,比咱們那鄉下可熱鬧多了。”爺爺邊走邊感慨道,眼中滿是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欣喜。
“爺爺奶奶,今天我帶你們好好逛一逛,不僅要看看這京城的熱鬧,還要買點好東西帶回去。”李寶兒笑盈盈地說道,緊緊挽著奶奶的胳膊,細心地照顧著老人。
她帶大家先去了城里有名的絲綢鋪子。鋪子里的綢緞五顏六色,擺得琳瑯滿目,看得奶奶和幾位嬸子眼花繚亂。寶兒拿起一匹桃紅色的絲綢,在奶奶身前比了比,說道:“奶奶,這塊顏色喜慶,您穿著一定好看,我給您做一件新衣裳。”
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連連擺手:“哎喲,這么好的綢子我可穿不起,平時咱們鄉下也不穿這個呀。”
寶兒挽住奶奶的手臂,撒嬌地說道:“您可是我的奶奶,這點兒小事我哪能不辦呢?您就聽我的,今天就當孫媳婦孝敬您了。”她又轉向幾位嬸子,笑道:“嬸子們也挑幾塊,做件新衣裳回去穿,難得來一次京城,不可空手而歸。”
幾位嬸子在她的鼓勵下,也都挑選了自己喜歡的顏色。五嬸張秀梅選了一匹水綠色的,四嬸則挑了一塊淡紫色的絲綢,大家笑笑鬧鬧地比較著誰的更好看,場面溫馨愉快。
接著,寶兒帶他們來到一家珠寶首飾店。幾個蕭家的小姑娘看見柜臺上陳列的發簪、耳環,眼睛里充滿了向往。
寶兒特意為每個孩子挑選了一件首飾,給大一點的女孩挑了鑲著玉石的銀簪,給小姑娘選了做工精致的小銀鈴,她親手把這些小飾物戴在孩子們頭上,看著她們在鏡子前欣喜的模樣,心里也是滿滿的滿足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