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英子學針灸
“想當年啊,你娘出嫁的時候,那對鴛鴦枕可還是我一針一線繡出來的呢……”五嬸的聲音有些哽咽,思緒也隨著回憶飄回到了多年前那段美好的時光。
此時,劉老先生靜靜地站立在慧養堂那塊高懸的匾額之下。清晨的微風輕輕吹過,卷起了他那灰白相間的胡須,讓他整個人看起來更顯滄桑與沉穩。
“千萬要記住啊,跟謹行他爹講清楚,刻模子呢一定得選用黃楊木才行吶,這樣做出來的模子質地堅硬、紋理細密,雕刻起來也更為順手。”
劉老先生站在那兒,語重心長地叮囑道。只見他邊說邊輕輕地揚起了手中那本已然泛黃的《針灸歌訣》,仿佛這本古籍承載著無盡的智慧與經驗。
陽光灑落在書頁上,反射出微弱的光芒,使得書上的字跡顯得愈發古老而神秘。此刻,劉老先生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龐上微微泛起一絲淡淡的笑容,猶如春日暖陽般和煦溫暖。
“等我下一次再過來的時候呀,估計就能趕上你們繡坊正式開工的大日子嘍!到時候可別忘了請我喝一杯慶功酒喲!”
劉老先生抬起頭來,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天際,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憧憬,仿佛已然看到了不久之后繡坊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景象:工匠們忙碌地穿梭于織機之間,絲線在巧手的擺弄下幻化成精美的圖案;學徒們則圍坐在一起,專注地學習刺繡技巧……想到這兒,他不禁嘴角上揚,心中滿是歡喜。
恰在此時,一陣悠揚的馬鈴聲傳來,原來是一輛老舊的牛馬緩緩地開始移動了。車輪緩慢地滾動著,發出轆轆的聲響,這聲音由近及遠,漸漸地消失在了人們的耳畔。
隨著馬車車漸行漸遠,五嬸她們先生的身影也逐漸模糊,最終淡出了眾人的視野。
然而,在距離此處不遠的一座庭院里,卻是另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美麗聰慧的英子正引領著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藥童們,專心致志地背誦著穴位歌。
他們整齊排列成一行行,個個神情嚴肅而又認真。伴隨著清晨清新的空氣,那一聲聲清脆悅耳的誦讀聲宛如天籟之音一般,在空中悠悠回蕩。
這朗朗書聲不僅打破了黎明時分的寂靜,更是為這個寧靜的早晨注入了無限的活力與生機。
李寶兒站在原地,癡癡地望著官道盡頭那逐漸消散的塵煙,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就在這時,一只溫暖的大手輕輕地搭在了她的肩頭上,原來是蕭謹言走了過來。
“夫人這一局棋下得真是巧妙至極啊,既周全了濃濃的鄉情,又不動聲色地布下了一條商業脈絡。”蕭謹言輕聲說道,語氣中充滿了贊賞和欽佩之情。
慧養堂后院,曬藥架上的茯苓微微顫動,似在應和著汴河漕運的號子。新糊的窗紙上,五嬸啟程前繡的喜鵲登枝圖,正迎著朝陽舒展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