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繡坊賺錢了
“等開了春,你帶春妮進京去看看寶兒。”王杏花繼續說道,“那丫頭畫的灶王爺,改改就能成一幅《藥王問診圖》呢。”
張秀梅微笑著點頭,她知道王杏花一直很疼愛寶兒,也希望春妮能有更好的發展。
繡坊內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織機聲,在寂靜的夜晚顯得格外清晰。這聲音引起了王杏花的注意,她心中一動,知道是春妮在偷練劈線。
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屋內,照亮了繡架上那幅尚未完成的《百草紋》。這幅刺繡作品上,每一株藥草都被繡得栩栩如生,仿佛能聞到它們的香氣。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些藥草的經脈走向都被巧妙地隱藏在繡線之中,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其中的奧秘。
王杏花輕輕地摩挲著春妮的手,感慨地說:“當年我給縣太爺繡《導引圖》的時候,針腳里藏著避邪咒。
這醫繡的路子,咱們祖孫三代接著走下去!”她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堅定和決心。
更鼓聲在遠處響起,繡坊新懸掛的“仁和繡坊”旗微微晃動。這面旗幟的旗面原本是劉寡婦繡壞的《山茶圖》,但經過王杏花的巧手補針后,那原本殘破的敗葉處竟然變成了一個巧妙的足三里穴位標記,使得整幅圖更加生動有趣。
夜風卷起一陣藥草的香氣,掠過繡架。那未收起的金線在月光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宛如經脈中的血液在流動。
這奇妙的景象讓人仿佛看到了京城傳來的無形契約,將仁和繡坊與古老的醫繡傳統緊緊相連。
辰時的日頭剛爬上繡坊的黛瓦,二十架繡繃已列成北斗陣。春妮指尖的金線在《百草朝鳳圖》上翻飛,將白芨的塊莖紋路繡得根須分明——這是太醫院新訂的教具,要能經得起百名學徒摩挲。
隔壁繃架前,劉寡婦正給永州藥鋪繡《經絡幡旗》,茜草染的絳紅絲線隨著針腳鋪展,竟把足三里穴的位置標得分毫不差。
"周家這月的絲線到了!"張秀梅掀開靛藍門簾,兩個壯漢抬著樟木箱進來。開箱剎那,新采的蘇木香混著晨露氣漫開,五十束絲線按"青赤黃白黑"五色捆扎,每束都別著周家藥鋪的驗貨竹牌——自打四嫂入股,再未見半根霉變的線頭。
王杏花拄著磁石龍頭杖挨個驗活,杖頭吸起散落的銅針叮當作響:"春妮,這味甘草的葉脈要添三道暗金,當年給縣太爺繡藥典時..."話音未落,前院忽傳來馬蹄聲。
蕭成瑞領著汴京彩帛鋪的掌柜進來,那人捧著《子午流注屏風》嘖嘖稱奇:"這任督二脈用雙面盤金繡,迎光竟能瞧見氣血流轉!"
暮色染紅晾線架時,繡娘們圍在柏木長案前領工錢。趙丫頭數著三百文銅錢直抹淚——她癱在床的爹終于能抓齊藥了;劉寡婦把銀角子塞進纏腰布袋,那布袋繡著歪扭的"招財進寶",是她六歲兒子頭回拿針的杰作。
最熱鬧屬春妮,她給瞎眼娘繡的《明目圖》被游方郎中相中,當場訂了二十幅說要掛進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