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寶兒改良的方格測繪布,每格對應《營造法式》三丈三,繡線浸過防偽藥水。”蕭謹言解釋道,他的指尖輕輕在牡丹紋上劃過,令人驚訝的是,原本金色的繡線竟然顯現出靛藍色的刻度。
午時,陽光正盛,照得后院陰森的殮房也有了些許光亮。蕭謹言站在殮房中央,他身材高大,一襲青衫在陰暗的環境中顯得格外醒目。他面無表情地看著眼前的殮床,上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白布,下面是一具尸體。
蕭謹言緩緩地伸出手,揭開了覆尸白布。一股濃烈的腐氣撲面而來,讓人作嘔。然而,在這股腐氣中,卻夾雜著一絲淡淡的艾草焦香。
蕭謹言深吸一口氣,似乎對這股味道并不在意,他的目光落在了尸體上。
尸體的皮膚呈現出一種詭異的青黑色,顯然是中毒而死。蕭謹言仔細觀察著尸體的每一個細節,然后轉頭對站在一旁的杵作說道:“即日起,驗尸格目改用寶兒研制的藥墨書寫。”
杵作連忙點頭應是,他知道蕭謹言所說的寶兒,正是李寶兒,她是京城有名的女醫師,醫術高明,尤其擅長研制各種奇藥。
蕭謹言接著說道:“這種藥墨遇砒霜之毒,墨跡會泛青;若見蛇毒,則會顯紅紋。如此一來,便能更準確地判斷死因。”
說完,他示意杵作將他的話記錄下來。杵作迅速拿起筆,在一旁的紙張上記錄著。
就在這時,突然一道銀光從尸體的頸間閃過。蕭謹言眼神一緊,立刻看向那道銀光的來源。只見李寶兒戴著面紗,緩緩地走到了尸體旁邊。
李寶兒的動作輕柔而優雅,她手中拿著一根細長的銀針,小心翼翼地將那道銀光挑了出來。原來是一枚嵌著曼陀羅籽的耳墜。
李寶兒將耳墜放在手中端詳了一會兒,然后對蕭謹言說道:“這耳墜與采花案的證物同源,看來這兩起案件之間有著某種聯系。煩請趙府丞徹查城南藥市,或許能找到一些線索。”
趙府丞是負責此案的官員,他聽了李寶兒的話,點了點頭,表示會盡快去調查。
李寶兒將耳墜放回原處,然后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瓶子,將針尖浸入其中。片刻后,她將耳墜取出,令人驚訝的是,耳墜上原本模糊的花紋竟然漸漸浮現出了“永州周記”的徽標。
“這是……四嬸娘家的商號暗記?”蕭謹言看著耳墜上的徽標,眉頭微皺。
暮色漸濃,華燈初上,州橋夜市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蕭謹言身著便服,步履輕盈地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仿佛他并非這繁華都市中的官員,而是一個普通的行商。
李寶兒手提竹籃,緊緊跟隨著蕭謹言,她的步伐輕盈而靈活,如同一只靈巧的小鳥。竹籃中,一塊精美的《經絡圖》繡帕若隱若現,這繡帕看似普通,實則暗藏玄機。
李寶兒一邊走著,一邊看似隨意地觀察著周圍的攤位。她的目光落在了東三攤賣變質黍米的小販身上,然后又迅速移開,接著她的視線又停留在西五鋪那個秤底粘磁石的商人身上。她不動聲色地將這些信息暗暗記在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