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寨門處突然傳來騷動。三個被藤蔓捆成粽子的獨龍族叛徒被扔到祭壇前,為首的正是給巫醫提供毒藥的巖坎堂叔。
\"這些人才該飲鴆酒。\"蕭謹騰的劍尖挑斷叛徒腰間毒囊,里面滑出幾枚周軍制式箭簇——原來他們早被土司收買。最年輕的叛徒突然哭嚎起來,說巫醫承諾毒殺漢將后就讓他當寨主。
巖坎的臉色比斷腸草還青。他看見蕭謹騰的劍已舉起,卻最終劈斷了叛徒身上的繩索:\"滾去雪山頂懺悔,那里的寒風能凍住歹毒的心。\"
當夜,獨龍族悄悄送來七筐解毒的雪蓮——用他們祭祀藥神的秘藏。
第七擒·孤舟絕路
瀾滄江的桃花汛來得比往年更早。巖坎站在孤島峭壁上,看著暴漲的江水吞沒最后幾處淺灘。
他親手燒毀了島上所有船只,連捕魚的獨木舟都劈成了柴薪。
\"漢人就算插翅也難飛渡!\"巖坎對族人吼道,聲音卻比往日虛弱三分。他腰間的水牛皮袋里,只剩最后半把糙米。
對岸的周軍大營卻出奇安靜。直到第三日黎明,江霧中突然出現上百竹筏——每筏僅載三名士兵,筏首卻都堆滿鼓囊囊的麻袋。
巖坎的弓箭手剛拉開弓弦,就聽見對岸鳴金收兵,那些竹筏竟在江心打了個轉,又慢悠悠漂回北岸。
\"是糧袋!\"眼尖的獨龍族少年突然驚叫。果然,有幾個麻袋在顛簸中裂開,雪白的大米如珍珠般瀉入江水,引得魚群翻騰爭食。
當夜,島上響起此起彼伏的腹鳴。巖坎看見族人偷偷舔食著煮爛的樹皮,幾個老人正用石片刮削觀音土。
最讓他心驚的是,對岸周軍營地每晚都飄來燉肉的香氣——蕭謹騰故意令人在上風口架起十口大鍋,日夜不停地烹煮。
第七日正午,一頭瘦得脫形的水牛突然沖進巖坎的草棚。牛角上綁著塊樺樹皮,上面用炭筆畫著個簡易地圖:北岸標著糧倉圖案,南岸畫著個跪地小人。
巖坎顫抖著解開樹皮,背面竟刻著周軍先鋒營的腰牌紋樣。
日落時分,巖坎獨自泅渡到北岸。他赤裸的上身綁著荊條,腰間卻掛著象征族長權威的青銅短刀。
蕭謹騰正在江邊垂釣,魚簍里空空如也。
\"將軍...\"巖坎的膝蓋重重砸在鵝卵石上,\"島上三百老幼,已有七日未食谷粟。\"他忽然拔出短刀,四周親兵頓時劍拔弩張。
刀光閃過——卻是巖坎親手斬斷了象征族長身份的牦牛尾腰帶。\"七擒七縱之恩,巖坎愿以余生相報。\"他額頭抵在冰冷的江石上,\"請許我做個牽馬卒。\"
蕭謹騰的釣竿突然劇烈顫動。一尾金色的瀾滄江鯉魚躍出水面,魚鱗在夕陽下如鎧甲般耀眼。
\"起來吧。\"將軍割斷魚線,將掙扎的鯉魚拋回江中,\"明日帶你的族人過來吃飯。\"他指了指岸邊不知何時架起的粥棚,\"米粥管夠,不過...\"突然壓低聲音,\"得幫本將撈回那些喂魚的糧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