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縣城里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賽神市”活動。
漢官主持祭孔儀式,向孔子致敬,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而土丞則組織了一場精彩的跳宮儀式。身著傳統服飾的舞者們在廣場上翩翩起舞,他們的動作優美、節奏明快,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
跳宮儀式不僅展示了當地的民俗文化,也讓人們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
冬天,寒風凜冽,人們紛紛圍坐在火塘邊取暖。縣令組織了一場特別的“圍爐讀法”活動。他用雙語為大家講解《戶婚律》,讓民眾了解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規定。
在溫暖的火塘邊,大家一邊烤火,一邊認真聆聽縣令的講解。這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讓法律知識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和理解。
四、考核升降
1.蠻銅漢印
為了更加全面地評估縣令的政績,在原有的考核指標基礎上,特別增設了“三銅”指標。這三項指標分別是:銅鼓、銅壺和銅錢。
首先,銅鼓是各寨自愿上交的祖傳鼓數。這些銅鼓承載著當地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它們的數量可以反映出縣令在促進各寨文化傳承和交流方面的努力程度。
其次,銅壺是漢蠻通婚家庭所用的婚器數量。這一指標旨在鼓勵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通過統計銅壺的數量,可以了解到縣令在推動民族融合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最后,銅錢是集市交易中蠻幣流通的比例。蠻幣是當地少數民族使用的貨幣,通過考察蠻幣在集市交易中的流通情況,可以評估縣令在促進經濟發展和市場繁榮方面的表現。
增設“三銅”指標,不僅豐富了縣令政績考核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從多個角度全面地反映縣令在文化、社會和經濟等方面的工作成果,為準確評估縣令的政績提供了更為客觀和全面的依據。
2.土丞晉升
為了更好地管理和激勵各級官員,特設立“三階九級”制。具體規定如下:
初級土丞,佩戴木牌,木牌上刻有“學”字。這一階段的官員主要是學習和積累經驗,為后續的晉升打下基礎。
中級土丞,在初級的基礎上,將木牌更換為銅牌,銅牌上鑄有漢蠻姓氏。這意味著中級土丞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和資歷,可以承擔更多的責任。
高級土丞,授予銀章,銀章上雕刻著“共治”圖文。這是對高級土丞的高度認可,表明他們在治理地方方面有著卓越的表現。
此外,對于連續三年考績優異的土丞,將有機會擔任“撫蠻同知”一職,并進入流官品級。這不僅是對個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對其未來發展的一種激勵。
五、特殊建制
在縣衙大堂的上方,高懸著兩塊牌匾,一上一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景象。
上方的牌匾用漢文書寫著“明鏡高懸”四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透露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息;下方的牌匾則是用蠻文書寫的“雪山神判”,同樣筆力雄渾,給人一種神秘而威嚴的感覺。
不僅如此,原本的驚堂木也被換成了雷擊木。這種木材據說具有特殊的能量,能夠震懾罪犯,讓他們不敢隱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