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利用自己皇子的身份,巧妙地“巡視”工地,為蕭謹言的核心施工打掩護,轉移守陵官員的注意力。
甚至向蕭謹言請教,親手為皇祖母的棺槨(在秘密移入新陵后)擦拭灰塵,或在新陵的某個角落,默默種下一株象征思念的花草。
在遇到困難(如暴雨沖毀臨時道路,影響關鍵石料運輸)時,他會挺身而出,組織人手搶修,展現出從未有過的擔當。
他會在夜深人靜時,獨自在新陵的入口或祭臺前靜坐,低聲訴說對皇祖母的思念,傾訴自己的悔恨(當年未能保護她),也訴說完成此事的決心。這成了他宣泄情感、堅定信念的方式。
新陵的內部,處處體現著皇帝的心意和皇祖母的冤屈:
穹頂壁畫:不再是傳統祥瑞,而是夜空中被烏云遮蔽卻依舊清輝隱隱的明月(喻皇祖母的清白與不屈),周圍環繞著代表白芷勢力的毒蛇(形態隱晦),但明月光芒所及之處,毒蛇化為塵埃。
地磚紋路:暗藏曲折的“冤”字變形圖案,只有從特定角度或光線才能隱約察覺。
棺槨材質:選用萬年不朽的陰沉木,并請高僧秘密誦經開光,祈求安息。
陪葬品:除符合規制的物品外,悄悄放入皇祖母生前最珍愛的一件舊物(如一把舊梳、一方手帕),由獨孤明親手放入。
預留空間:在祭臺下方或石壁內,預留了隱秘的空腔,為未來可能正式平反后放入詔書或祭文做準備。
經過數月乃至更長時間的秘密施工,新陵主體及內部隱秘工程終于完成。皇祖母的靈柩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被小心翼翼地移入新陵深處安放。
蕭謹言指揮工匠,將通往核心新陵的所有通道進行巧妙的封堵和偽裝,使其看起來與原有山體或舊陵結構渾然一體,不留任何破綻。外部則完成預定的“修繕”工程,一切恢復原狀。
核心工匠們被蕭謹言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妥善地安置了起來。有的工匠得到了豐厚的報酬,被送往遠離京城的皇家莊園,在那里安享晚年;有的則被調入其他絕密項目,繼續發揮他們的才能。這樣一來,秘密就不會從他們的口中泄露出去了。
在完成了這些安排之后,蕭謹言和獨孤明來到了新陵的隱蔽入口。這個入口可能被偽裝成了一塊巨石,或者是一棵古樹,讓人難以察覺。
在這個只有他們二人的地方,他們舉行了一個簡單而莊重的祭拜儀式。
獨孤明從懷中取出一份他親手寫的祭文,這篇祭文飽含著他的血淚,是他對那些逝去的工匠們的深切懷念和敬意。
獨孤明緩緩地展開祭文,用低沉而莊重的聲音宣讀著。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沉甸甸的情感,回蕩在這片靜謐的空間里。
讀完之后,他將祭文輕輕地放在地上,然后點燃了它。火焰漸漸吞噬了紙張,祭文化為灰燼,隨風飄散。
蕭謹言默默地站在一旁,他的手中捧著一壺清酒。當獨孤明讀完祭文后,他走上前去,將清酒緩緩地灑在地上,以此來祭奠那些逝去的工匠們。
整個祭拜儀式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莊嚴肅穆的氣氛。
在這個隱蔽的入口處,蕭謹言和獨孤明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向那些為了新陵的建造而付出辛勤努力的工匠們表達了敬意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