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數月,蕭謹言與獨孤明終于完成了皇陵深處那項承載著皇帝無盡愧疚與孝心的秘密工程。
兩人皆瘦削了許多,獨孤明褪去了幾分輕浮,眉宇間多了沉毅與風霜;蕭謹言則更顯內斂深沉,眼神中帶著完成重托后的疲憊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慰藉。
他們帶著“修繕完畢”的奏報,風塵仆仆地趕回京城。
入城時,兩人便察覺氣氛有異。街市依舊繁華,但巡邏的禁軍明顯增多,且神情肅殺。
宮門守衛的盤查也格外嚴格,眼神銳利地掃視著每一個進出的人。一種無形的緊張感,如同初冬的薄冰,覆蓋在皇城之上。
他們首先回到獨孤明在宮外的府邸稍作休整。剛卸下行裝,獨孤明最信任的老內侍,便屏退左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帶著哭腔和后怕:
“殿下!蕭大人!您二位可算回來了!京城…京城出大事了!”
“慌什么!慢慢說!”獨孤明心頭一緊,厲聲喝道,但聲音也有些發顫。
蕭謹言則沉默地扶起老內侍,眼神銳利如鷹。
老內侍深吸一口氣,快速道:“柳世安柳大人…他…他被下獄了!罪名是勾結前朝余孽,意圖不軌!抄家那天…慘吶!還有…還有青鸞姑娘…”老內侍的聲音哽咽了。
“青鸞怎么了?!”獨孤明猛地站起,他與柳世安交情不深,但青鸞那清冷如月、才華橫溢的身影他是記得的。
“青鸞姑娘…為了救柳大人,血濺宮門,好多人都看見了…陛下震怒,卻也…唉!”老內侍老淚縱橫道。
“什么?!”獨孤明如遭雷擊,踉蹌后退一步,撞在椅背上。
那個清冷孤傲、才華橫溢的女子,竟落得如此慘烈下場?柳世安勾結前朝余孽?他本能地覺得荒謬!
蕭謹言緊抿著唇,臉色鐵青,拳頭在袖中攥緊,指節發白。
他比獨孤明更清楚柳世安的為人,此案必有蹊蹺!青鸞的死,更透著一股濃重的陰謀與血腥味。一股寒意瞬間竄上兩人脊背。
心腹帶來的消息遠不止于此。
“殿下,蕭大人,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另一個更機敏、負責打探消息的暗衛壓低聲音,眼中滿是驚駭,“宮里…宮里怕是要變天了!陳貴妃…和她那個手握北境兵權的兄長陳榮大將軍…他們…他們恐有不臣之心!”
“你說什么?!”獨孤明和蕭謹言同時低吼出聲,難以置信。
暗衛語速極快:“陳貴妃近來圣眷極濃,幾乎把持后宮,頻頻召見外臣命婦,行跡可疑。
陳榮大將軍則以‘防備北狄’為名,多次要求增兵、增餉,動作頻頻,且與朝中幾位重臣過從甚密,有結黨之嫌。更重要的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