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影的聲音毫無波瀾:“半個時辰內,他會‘因病告假’,從太醫署消失。蕭大人可隨時‘探病’審問。”
話音未落,他的身影已如同融入陽光的陰影,悄然不見,仿佛從未出現過。
獨孤明看得頭皮發麻,低聲道:“這莫影…當真神鬼莫測。”
蕭謹言神色凝重:“他是陛下的影子,也是我們手中最利的暗刃。走吧,殿下,我們的戰場,在明處。
戶部的賬冊、兵部的武庫記錄、與北境有往來的商隊行會…還有那些可能被陳氏拉攏或排擠的官員府邸…該去一一拜訪了。”
他抬頭望向宮墻外北方的天空,眼神銳利如鷹:“陳榮…你的末日,就從這張由明妃血淚織就的證詞開始。
陛下要的鐵證如山,我們必將雙手奉上!”
一場由皇帝親自部署、由光明之刃與暗夜之影共同執行的、針對當朝權貴與外敵勾結的驚天大案調查,就此拉開帷幕。
京城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一場無聲的獵殺與反獵殺,已然開始。
而風暴的中心,正是兵部侍郎的陳榮,和他深宮中那位自以為勝券在握的貴妃妹妹。他們精心編織的謀逆蛛網,即將迎來最致命的撕裂。
獨孤帝的雷霆旨意如同一道無聲的驚雷,在京城的暗流中炸響。
蕭謹言、莫影、獨孤明三人,代表著光明、暗影與皇權,迅速組成了一個效率驚人的專案核心。
莫影化身北境行商,利用其神乎其技的易容和潛伏能力,潛入陳榮在北境的核心勢力范圍——龍武軍大營所在的朔方城。
他盯上了陳榮最信任的幕僚“鬼書生”吳先生(此人負責處理機密文書)。
莫影如同真正的影子,在吳先生書房、臥榻之側潛伏數日,觀察其習慣、尋找密格。
一次吳先生深夜獨自處理密信后,將殘渣倒入火盆未燃盡,莫影冒險在灰燼中搶出半片殘紙,上面有北狄狼圖騰印記和“秋狩”二字(疑似起事暗號)。
更關鍵的是,他通過吳先生貼身佩戴的一塊非金非玉的令牌,推斷出北狄使者可能藏身于朔方城內一家不起眼的皮貨行“胡記”。
蕭謹言的“明棋”:蕭謹言在京城,以追查“軍糧貪墨”為名(利用明妃提供的涼州春旱線索和河西將領賞賜逾制),大張旗鼓地調閱戶部、兵部與北境相關的所有賬冊、調令文書。
他故意制造壓力,讓陳榮在京城的黨羽(如兵部侍郎錢庸)焦頭爛額,不斷向朔方傳遞“蕭謹言在查軍需”的警示信息。
這看似打草驚蛇,實則逼蛇出洞——反賊一伙為了應對查賬,必然會動用更核心的聯絡渠道或轉移關鍵證據,這給了暗中的莫影更多捕捉破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