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在時,凡大周境內,軍國大事,民生政務,無論大小緩急,皆由太子全權處置!太子之命,即朕之命!六部九卿,天下州府,悉聽太子調遣!違令者,視同叛逆,斬立決!”
“皆由太子全權處置!”
“太子之命,即朕之命!”
這兩句話如同重錘,狠狠砸在眾人心頭!這賦予太子的權力,是前所未有的絕對!
幾乎等同于皇帝親臨!群臣看向階下跪著的年輕太子的目光,瞬間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敬畏與審慎。
權力的重心,在皇帝話音落下的瞬間,已然發生了根本性的偏移。
然而,獨孤帝接下來的話,卻如同精密的鎖鑰,在這絕對的權力之上,嵌入了一道無形的制衡:
“然,”獨孤帝的目光精準地落在了新任宰相蕭謹言身上,“國事繁巨,一人計短。太子監國,凡遇軍國重務、人事任免、錢糧調度等緊要之事……”
他刻意停頓,讓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
蕭謹言感受到那目光的壓力,神色愈發肅然。
“務必與宰相蕭謹言、尚書左仆射李綱、樞密使王驥等重臣,詳加商議,集思廣益,取得共識后,方可施行!太子雖掌全權,亦當虛心納諫,博采眾長!”
此言一出,殿內氣氛又是一變!太子“全權處置”的絕對權力,被加上了“與重臣商議”的前提!尤其是將新晉宰相蕭謹言的名字放在了首位!
這無疑是將蕭謹言定位為太子監國期間最重要的輔佐者與制衡者!人事任命這等核心權力,太子可以“說了算”,但必須與以蕭謹言為首的核心班子“協商”!
獨孤帝的目光在太子和蕭謹言之間逡巡,帶著深沉的托付與無形的警告:
“蕭卿,李卿,王卿!爾等皆國之柱石,太子年輕,經驗或有不足。朕將太子,將這朝堂,將大周的安寧,托付于爾等!望爾等殫精竭慮,同心同德,遇事多議。
務必確保朝局平穩,政令暢通!太子之決斷,爾等需盡心輔佐;爾等之諫言,太子亦當虛心聽取!朕要的是一個君臣相得、協力同心的朝堂,而非各自為政,誤國誤民!”
他最后看向獨孤鳴,語氣深沉:“鳴兒,蕭謹言等,皆是股肱之臣,亦是朕留給你的‘龍鱗寶刀’,助你披荊斬棘。善用之,則朝堂清明;輕棄之,則自毀長城!切記!切記!”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必當倚重諸位大臣,虛心求教,共商國是,不負父皇重托,守好大周基業!”
獨孤鳴深深叩首,聲音堅定。他明白,父皇給了他至高的權力,也給了他最關鍵的約束和助力。蕭謹言,將是那把懸在他頭頂,也握在他手中的雙刃劍。
蕭謹言、李綱、王驥也立刻出列,跪倒在太子身后,齊聲道:“臣等必當竭忠盡智,輔佐太子殿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請陛下放心!”
“好!”獨孤帝最后環視大殿,聲音帶著出征前的決絕與對后方的期許,“朝中諸事,朕已安排妥當。諸卿各安其位,各司其職!朕在前方浴血,望爾等在后方,為朕,為太子,守好這嘲庭安寧!待朕凱旋之日,再與諸卿共飲慶功酒!”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預祝陛下旗開得勝,凱旋還朝!”群臣山呼萬歲,聲浪震天。
這一次,聲音中除了敬畏,更添了幾分對帝王決斷的震撼,對太子驟掌大權的凜然,以及對那位被賦予了特殊使命的新相蕭謹言的復雜審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