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場風暴的中心,蕭謹言的“鹽引折色法”卻如同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輪,順勢推行開來。
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得商人可以直接用銀錢購買鹽引,無需再經過層層盤剝,大大提高了鹽引的流通效率,同時也減少了中間環節的腐敗現象。
隨著“鹽引折色法”的推行,國庫的收入與日俱增,原本空虛的國庫逐漸充盈起來。然而,就在這一片繁榮的背后,反對的聲音卻如潮水般洶涌而至。
這一天,陽光明媚,溫暖的光線透過窗戶,輕輕地灑在獨孤明的書案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斑。
獨孤明正沉浸在奏章的世界里,他全神貫注地批閱著每一份文件,仔細地思考著其中的問題和建議。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突如其來的喧嘩聲打破了原本的寧靜。
這聲音起初還比較微弱,像是從遠處傳來的一陣低語,但很快就變得越來越大,仿佛有很多人在激烈地爭吵著什么。
獨孤明的眉頭微微一皺,他心中涌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不知道殿外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何會如此喧鬧。
這種情況讓他感到有些不安,于是他連忙放下手中的奏章,站起身來,快步走向殿門,想要一探究竟。
當他走到殿門口時,那陣喧嘩聲已經變得震耳欲聾,聽起來就像是一群人在憤怒地咆哮。
獨孤明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然后推開殿門,走了出去。
剛一出門,他就看到一名侍衛神色慌張地跑過來,滿臉驚恐地向他稟報:“太子殿下,不好了!邊關的幾位將軍聽說軍餉還沒有足額發放,正在宮門外叫嚷著要見您呢!”
獨孤明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他深知武將們的脾氣,如果處理不好這件事情,很可能會引發軍心不穩,后果不堪設想。
他略微沉思了一下,便毅然決然地決定親自出宮門去迎接這些將軍們。
當獨孤明緩緩地走到宮門口時,他遠遠地就望見了以驃騎將軍趙破虜為首的那幾位邊將。
只見他們身上的鎧甲依舊緊緊地包裹著身軀,仿佛還未從戰場上卸下來一般,顯然是剛剛從遙遠的邊關風塵仆仆地趕回京城。
這些邊將們的面龐都被長途跋涉的疲憊所籠罩,然而,在他們的眼眸深處,卻燃燒著一團無法遏制的憤懣之火。
趙破虜一見到獨孤明,便毫不猶豫地單膝跪地,抱拳高聲說道:“監國大人!末將等絕非不知好歹之人,但前線的將士們實在是太苦了啊!
他們不僅缺乏衣物和食物,就連箭矢也是用一支少一支。長此以往,我們又該如何抵御敵人那如潮水般的猛烈進攻呢?”
他的話語中流露出一種無法抑制的憤怒,仿佛要將這滿腔的怒火都傾瀉出來。
獨孤明親手扶起老將軍,沉聲道:\"趙將軍請起。諸位邊關浴血,朝廷豈能不知?\"他環視眾將,\"請隨我入宮,親眼看看蕭大人是如何為諸位籌措軍需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