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茜紗窗,在醫書上投下細碎的光斑。
宇文瓊伏案翻閱著父親托商隊捎來的醫書包裹,指尖劃過那些熟悉的批注——父親的字跡總是這樣,一筆一劃力透紙背,在"當歸"旁寫著"性溫,血家要藥",在"朱砂"處標注"慎用,大毒"。
"《本草綱目》..."宇文瓊抽出最底下那本裝幀古樸的厚冊,書脊已經脫線,顯然被翻看過無數次。
這是父親最為珍視的版本,據說是祖父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宇文瓊小心翼翼地翻開那微微泛黃的扉頁,一行娟秀的小字如同被時間遺忘的精靈,躍然紙上:“瓊華閣藏書,天啟元年春”。
“瓊華?”宇文瓊心頭猛地一跳,仿佛有一道電流穿過全身。
這已經是她第三次見到這個與她名字緊密相連的詞匯了——先是松鶴軒那封神秘的血書中提及的“瓊華”,接著是父親在信中特意囑咐她要潛心鉆研醫術,而如今,竟然在這本古老的醫書上再次看到了“瓊華閣”的字樣。
這一切難道僅僅只是巧合嗎?
宇文瓊不禁陷入了沉思,她的指尖下意識地輕輕摩挲著書頁,感受著那粗糙的紙質和歲月的痕跡。
突然,她察覺到一絲異樣——扉頁的厚度似乎有些不太對勁。
仔細檢視下,發現紙張邊緣有細微的粘合痕跡。宇文瓊取來裁紙刀,小心翼翼沿邊緣挑開,竟取出一張對折的薄箋!
箋上密密麻麻寫滿小字,是父親的筆跡:
瓊兒,若你見此箋,說明為父已遠離京城。有些真相,是時候讓你知曉了。
永和十三年三月初七夜,當時還是太子的獨孤帝密召我入瓊華閣。閣中躺著位氣息奄奄的女子,懷中抱著個未足月的女嬰。
帝言此女名瓊,乃他與瓊華夫人所生。夫人乃北狄送來和親的雪蓮公主,精通藥理,在帝病中悉心照料,漸生情愫。
然夫人發現獨孤煜與北狄大皇子勾結,欲以慢性毒藥謀害帝。事發后,夫人被獨孤煜毒殺,臨終前將女嬰托付獨孤帝。
獨孤帝知自己命不久矣,便將你交予我撫養,并賜名"宇文瓊",取"瓊華"之意。
然獨孤帝命不該絕,他找太醫控制了他的病情,直到李寶兒的到來,給他徹底治好了,才去御駕親征了。
夫人臨終前留下一張藥方,可解百毒,亦可殺人于無形。
我將藥方藏在這部《本草綱目》中,以醫術注解為掩護。你若細看"朱砂雄黃"等藥石篇目下的批注,自能拼湊出真相。
你身具兩國血脈,既是獨孤帝的骨血,又是北狄公主之女。
獨孤煜同黨若知你尚在人世,必會除之而后快。我們帶你隱居在鄉下多年,直到先帝駕崩、獨孤帝登基后才重返朝堂。
這些年來,我讓你習醫術,不僅是防身,更是希望你終有一日能解開身世之謎。
藥方關系重大,北狄大皇子一直在尋找。切記,無論發生什么,都不要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