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激烈的“交鋒”,蕭謹燁終于成功地通過了女眷親友們的考驗。隨著大門緩緩打開,他帶著滿心歡喜,邁入了李英子的家門,迎接他的將是一場盛大而溫馨的婚禮。
內堂中,新娘李英子早已梳妝完畢。她身著青色的“釵鈿禮衣”,頭頂紅蓋頭,安靜地坐于閨房。其旁有伴娘、侍女環繞。李寶兒作為婆家親人兼姐姐,亦在此陪伴,輕聲說著祝福的話語。
聽到門外新郎已至的喧鬧聲,李英子不由微微緊張,交疊在膝上的手輕輕握緊。李寶兒察覺,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低聲道:“英子妹妹,謹燁哥哥是良人,莫怕。”
接下來是“奠雁禮”。蕭謹燁將象征忠貞不渝的雁獻上,行禮拜見岳父岳母。禮成后,女家父母會對女兒進行一番訓誡,謂之“施衿結帨”,囑其恪守婦道。
吉時到,新娘由伴娘或兄弟攙扶,以扇障面,緩緩走出閨閣。在眾人的祝福和些許不舍的淚光中,李英子被扶上花轎。蕭謹燁親自上前,檢查轎簾是否垂放妥當,以示關切。
迎親隊伍再次啟程,返回蕭府。此時天色已暗,但火炬燈籠將道路照得亮如白晝,樂聲更加喧鬧,引得沿途百姓紛紛駐足觀看,稱贊郎才女貌,蕭家仁心積善,得此佳媳。
花轎至蕭府大門前,早有仆婦在地上鋪好青布條或席子(稱“傳席”),新娘腳不沾地,由伴娘扶著,踏著青布緩緩走入喜堂。堂內紅燭高燒,賓客分列兩旁,主位上坐著滿面紅光的爺爺蕭成善h和婆婆張玉花,李寶兒與徐鳳兒他們則立于尊長側后方,笑容欣慰。
婚禮的過程在司儀的安排下共分為幾個步驟:
1.拜堂:
在這莊重而神圣的時刻,新郎和新娘并肩而立,他們的身影在紅色的喜服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
首先,他們面朝天地,深深地鞠了一躬,這一拜,是對天地的敬畏,也是對大自然的感恩。接著,他們轉身面對高堂,向蕭成善夫婦行跪拜之禮,這一拜,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家庭責任的承諾。
最后,新人相對而立,彼此凝視著對方的眼睛,然后緩緩地彎下腰,完成了夫妻交拜。這一拜,是他們對彼此愛情的誓言,也是他們未來共同生活的開始。
每一次的跪拜都充滿了莊重和虔誠,仿佛在這一刻,時間都為他們停留。
2.撒帳:
完成了拜堂儀式后,新人移步至榻上(或帳中)坐下。這時,一群婦女們手持金錢彩果,面帶笑容地圍攏過來。
這些金錢彩果包括紅棗、花生、桂圓、蓮子等,每一種都有著特殊的寓意。紅棗代表著早生貴子,花生象征著多子多福,桂圓寓意著團圓美滿,蓮子則表示連生貴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