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兒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她微微一笑,緩緩地舉起手中的茶杯,杯中的茶水在燭光的映照下泛著淡淡的光澤。
她的聲音清脆而又溫暖,宛如春日里的第一縷陽光,穿透了那片寂靜:“正是因為我們來自五湖四海,最終匯聚在這慧養堂,這里才成為了一個全新的‘家’啊。”
她的目光環視著在座的每一個人,接著說道:“你們看,今日這桌上擺放的美食,有來自永州的點心,有關中的羊肉——雖然不是原汁原味,但也是孫大娘按照張伯說的法子精心燉煮的,還有來自江南的新鮮蔬菜……我們品嘗的,不正是這天南地北的緣分嗎?”
說到這里,李寶兒的目光變得更加柔和,她輕輕地看向眾人,仿佛能透過他們的眼睛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無論大家來自何方,無論我們的家鄉相隔多遠,此時此刻,我們能夠同桌而食,便是一家人。
就算他日有人要離開這里,去往更遠的地方,慧養堂也會永遠為你們備著一杯熱茶,等待著傾聽你們講述新的故事。”
這番話如同一股暖流,緩緩地流淌過每個人的心田,驅散了那縷淡淡的愁緒。原本有些沉悶的氣氛,也在瞬間被打破,大家的臉上重新浮現出笑容,彼此之間的距離似乎也在這一刻拉近了許多。
“師父說得對!”王武一臉興奮地率先舉起酒杯,聲音洪亮地喊道,“為我們這‘天南地北’的緣分,干杯!”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這段奇妙緣分的感慨和珍視。
緊接著,其他人也紛紛響應,舉起酒杯,一同附和道:“為慧養堂這個家,干杯!”這一聲聲呼喊充滿了熱情和活力,仿佛將整個院落都點燃了起來。
隨著酒杯相碰的清脆聲響,笑聲如漣漪般在人群中蕩漾開來。這笑聲中既有對彼此相識的喜悅,也有對慧養堂這個大家庭的歸屬感。
在這一刻,大家的心似乎都被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夜色漸深,月牙兒掛上樹梢。
席終人散時,各自臉上都帶著酒足飯飽后的紅暈與愜意。
老婆婆被小翠小心攙扶著去安排好的廂房休息;王武和趙流幫著收拾碗筷,還在爭論哪樣點心最好吃;姑娘們約著明日一起嘗試做那芋絲糖;幾個年輕弟子勾肩搭背,哼著不同地方的小調,往后院宿舍走去。
杯盤狼藉的桌邊,最終只剩下李寶兒和抱著熟睡兒子的蕭謹言。燈籠的光暈柔和地籠罩著他們,蕭謹言空出一只手,輕輕握了握李寶兒的手。
“累了?”他低聲問。
李寶兒搖搖頭,看著這熱鬧過后的靜謐院子,空氣中還殘留著飯菜香和點心的甜味,以及那份由天南地北匯聚而來的、名為“家”的溫暖氣息。她微微一笑:
“看著大家開心,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