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服三日,固本培元,可保夫人明日容光煥發,絕不影響宮宴。”
她微微傾身,聲音放得更緩:“不瞞夫人,今日堂中已查明,是有一心懷不滿的弟子暗中做了手腳,并非紫蘇本意,也非我慧養堂常態。
如今那人已按堂規嚴懲,絕不容許再犯。紫蘇這孩子,性子是沉穩了些,但于這養顏一道,心思細膩,頗有天賦,假以時日,必能青出于藍。
還望夫人看在她誠心認錯,且我慧養堂盡力彌補的份上,寬宥她這一次。”
鄭氏聽著李寶兒條分縷析,既給了保證,又說明了原委,更親自開了內服方子,態度不可謂不誠懇。
尤其是聽到“宰相夫人”如此放下身段,親自帶著徒弟登門致歉,心中那點怨氣也消散得差不多了。
她深知李寶兒在京中女眷圈里的分量和醫術,能得到她親自調配的膏藥和方子,已是給足了面子。
她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真切的笑意,虛扶了一下:“紫蘇姑娘,快請起吧。既然是誤會,李夫人又親自前來,我若再計較,倒顯得不近人情了。”她示意身旁的丫鬟接過紫蘇手中的瓷盒和賠禮。
“夫人寬宏大量,寶兒感激不盡。”李寶兒微笑著,又對紫蘇道,“紫蘇,還不快謝謝夫人。”
紫蘇這才起身,又深深一福:“謝夫人大量!紫蘇定當銘記此次教訓,日后必更加謹慎用心。”
鄭氏點了點頭,語氣緩和了許多:“罷了,年輕人,難免有疏忽的時候,知錯能改便好。李夫人的醫術,我是信得過的。”
她轉而與李寶兒寒暄起來,“說起來,前日宮中賢妃娘娘還提起夫人,說用了夫人調配的安神香,睡眠踏實了許多……”
危機解除,廳內的氣氛頓時變得融洽。又說了會兒話,李寶兒便帶著紫蘇告辭出來。
走出侍郎府,夕陽的余暉將兩人的影子拉得長長的。紫蘇跟在李寶兒身后半步,低聲道:“師父,今日又勞您為弟子費心了。”
李寶兒停下腳步,回頭看她,目光溫和:“傻孩子,你既叫我一聲師父,我自然要為你撐腰。經此一事,鄭夫人非但不會怪罪,反而因我親自前來,會更覺得面上有光,日后或許會成為你最堅定的主顧之一。
記住,處理這種事,技藝是根基,誠心是橋梁,而有時候,適當的‘勢’與‘禮’,則是打開僵局的鑰匙。”
紫蘇認真聽著,將這番話牢牢刻在心里。暮色中,她看著師父沉靜的側臉,心中充滿了感激與前所未有的堅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