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放心,林先生提供了全套的技術圖紙和設備,甚至直接把人都帶回來了,所以最多再有兩個月時間,我們制造廠生產的殲5。就可以交付給空軍。”
林昊笑著點點頭說道:“空軍可就等你這句話了!”
空軍領導聞言臉上露出一抹笑意,他一眼看到停在車間里的殲5戰斗機的機翼問道:
“這個飛機的外形可真漂亮,跟米格15完全不同,不過機翼前面,為什么會凸起像刀一樣的邊條呢,有什么用處?”
“那個叫大邊條翼,能夠快速增加升力,能有效速斷轉彎半徑······!”
隨后林昊解釋了一下,什么叫大邊條翼、雙三角翼、dsi進氣道的作用。
要知道,這雙三角翼大邊條dsi進氣道的組合,幾乎涵蓋了未來飛機的技術方向。
大黃蜂的頭部,f-5e高座艙,f-35的dsi進氣道、比如殲-7e雙三角翼。
當然,肯定不是一模一樣的抄,而是借鑒其理論,將其運用到自己飛機身上而已。
因此山鷹的戰斗力,比當前后掠翼35°的f86佩刀和米格-15強大太多了。
山鷹的最大速度1.5馬赫,而f86佩刀和米格-15是亞音速的0.92馬赫。
飛行高度倒是差不多,山鷹的飛行高度米,f86佩刀是米,米格-15是米,相差不大。
山鷹起降只需要滑跑500米,著陸700米,而f86佩刀和米格-15均超過一千米跑道。
山鷹最大載彈量3噸(7-9個掛點),f-86僅僅只有0.9噸(火箭\/炸彈),米格-15更是只有0.5噸(機炮為主)
當然,限于當前的制造工藝,還有航電水平,尤其連芯片和集成電路都沒有出現,沒有先進航電的“山鷹”,暫時沒辦法對二者形成降維打擊。
不過以“山鷹”優秀的氣動性能,和強勁澎湃的動力,即便以50年代航電水平,在不使用現代制導彈藥,對地攻擊依賴無制導炸彈\/火箭巢,空戰僅能用機炮的情況下,也足以碾壓f-86和米格-15了。
不過林昊知道,在47年的時候,多晶硅就已經被制造出來,因此林昊也在著手,準備制造集成電路板和芯片。
到時候山鷹的航電水平,就會提升一大截,有了芯片和集成電路,那空空導彈也會應運而生。
到時候,只需要升級山鷹的航電和加裝空空導彈,絕對會讓山鷹戰斗力飆升,對其他噴氣式戰斗機形成降維打擊。
而當前山鷹頭部,不過林昊還是通過手工,搓出來一個雷達測距瞄準儀,裝在自己的專屬戰斗機上面。
因此裝著兩門23的雙管機關炮,每門機關炮備彈1800發。
介紹了一陣殲5戰斗機的性能,空軍的人連飯都沒有吃,如同旋風一般又出現在空軍第三航空兵學校。
同樣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帶著秘書和林昊一行3人沖進了學校。
偌大的教室里,教官正在給中國空軍的一批空軍指揮員上課,這些是指揮員不是飛行員,他們是未來的空軍指揮員。
“你們必須明白,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戰斗機飛行員,他駕駛戰斗機飛翔在空中,以目力搜索目標,最大的搜索距離大約是在25-30公里!”
“這還是在空中,能見度最好的狀態下實現的,事實上,在真正的戰爭中,由于飛行員精神緊張以及空中能見度差等情況,戰斗機飛行員很難發現20公里以外的敵飛機目標。”
“那么,這就需要我們的地面指揮員們發揮最大的作用,試問我們地面的空軍指揮員擁有什么?誰能回答我?沒錯,是地面雷達系統!”
“我們的地面防空警戒雷達系統,可以發現300至500公里開外的敵人飛機,并能發現敵人飛機的類型,飛行高度,速度等。”
“那么,地面指揮員對空中戰場的掌握程度,是遠遠超過空中飛行員的!”
“所以我們地面指揮員的作用,就是要引導著我們的戰斗機飛行員趕往空中,去堵截敵人的進攻機群,或者是對正在空中巡邏的我軍飛機,提前提出預警。”
“地面指揮員據此,可以選擇在最恰當的時機,最恰當的空中,指揮我們的戰斗機機群進入戰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