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聽聞‘朱邪’此姓,便令本督想起那對禍國殃民、背信棄義的逆賊父子,頗覺刺耳,亦恐西域諸部因姓氏而對你部心存芥蒂。”
“不若為你改一漢姓,一則以示與舊日罪孽劃清界限,二則顯我大唐恩榮,三則方便日后行事,你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不僅朱邪永固猛地抬頭,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狂喜與激動。
連周圍喧鬧的康懷恩等人,聞言也都瞬間安靜下來,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這邊,充滿了赤裸裸的嫉妒!
被賜予漢姓,這是何等的榮耀與認同!
“本督便賜你姓‘常’,名‘守正’。”林昊語氣淡然的說道:
“常,乃恒久之意;守正,乃恪守正道。”隨后林昊淡淡地提醒道:
“望你從此洗心革面,一心一意為大唐效力,未來自有你的前程。”
“常守正~!謝大都督賜姓賜名!天恩浩蕩!再造之恩!小人……不,常守正回去便告諭全族,此后皆改漢姓常!永世不忘大都督恩德,愿為大都督前驅,萬死不辭!”常守正(原朱邪永固)激動得連連叩首。
至此,他心中巨石才算落地,賜姓意味著大唐的真正接納與信任,他的地位終于落到實處了。
當然,現實的困境依然冰冷地擺在眼前,部落在此戰中損失了大量青壯和牲畜,最關鍵的核心草場也被賞給了康懷恩,未來的生計必然艱難。
這迫使常守正必須更加賣力、更加忠誠地為大唐作戰,以期立下更大的功勞,獲得新的草場賞賜,才能真正讓部落復興。
“如今你只是改了漢姓,若日后能勤勉用事,立下殊功,本督亦可奏請朝廷,賜你大唐戶籍,授永業田,讓你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大唐子民。”
林昊再次拋出了那,枚令人無法抗拒的終極餌料,目光似有意似無意地掃過一旁的康懷恩等人。
果然,康懷恩等人聞言,立刻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臉上露出混合著優越與急切的神情。
你常守正不過剛得了個漢姓,我們可是實打實拿到了最肥美的草場!而且大都督說了,我們未來可是有資格候選瀚海軍的,離那夢寐以求的大唐戶籍和永業田更近一步,我們必定要搶在你前面。
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下,兩個部落被激發起了競爭之心,而林昊需要的就是他們這爭相效命、唯恐落后的勁頭。
在伊州及其周邊休整的時日里,聯軍并未沉醉于勝利的狂歡。
清點俘獲、接收被沙陀各部擄掠奴役的大唐子民、協助康懷恩等部進行大規模部落遷移、安撫新附的沙陀部眾、重新劃分草場界線等,諸多事務千頭萬緒。
林昊展現出驚人的統籌能力,各項事務被安排得井井有條。
頡于伽斯則利用這段時間,焦灼地思考著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他不能再坐視唐軍不斷攻城略地、壯大實力和威望,回鶻必須有所行動,搶奪主導權和戰利品。
而林昊則與楊襲古,則進行了數次深入的探討未來的戰略安排。
“大都督,如今庭州、伊州新復,百廢待興,亟需時間消化吸收。”
“我軍兵力雖經補充,然核心唐軍仍不足萬,分散守備已顯吃力,實難支撐持續的大規模對外擴張。”楊襲古冷靜分析現狀,語氣中帶著老成謀國的謹慎。
“都護所言切中要害。”林昊點頭表示贊同,目光卻投向東方,隨后嘆息一聲說道:
“然則,當下我大唐在西域之心腹大患,仍是吐蕃。”
“其勢大,控扼河西,猶如扼住了我通往長安之咽喉,使我西域飛地難以與中樞聯絡。”
“若此時頡于伽斯能主動請纓,東進攻打吐蕃,于我大唐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正好可借回鶻之力,消耗吐蕃兵鋒,挫其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