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應該依托營壘,深溝高壘,以逸待勞,先挫吐蕃銳氣,待我軍體力恢復再作打算。”
“如此急于以疲兵迎擊銳氣正盛、以逸待勞之敵,犯了兵家大忌,此戰他必然損失慘重。”
此前頡于伽斯一直是嘴上喊得響,行動上卻一直都不怎么配合,因此林昊也樂得讓對方吃一下教訓。
戰局的發展,迅速而殘酷地印證了林昊的判斷。
回鶻輕騎因人馬疲憊,速度遠不如平時迅捷,沖擊力和騷擾效果大打折扣。
非但未能有效擾亂嚴陣以待的吐蕃軍陣,反被吐蕃軍抓住其沖勢減弱、反應遲緩的時機,派出精銳騎兵一波反沖擊。
隨后輕易鑿入回鶻兩翼,造成了不小的混亂和傷亡。
頡于伽斯見狀,臉色一變,急忙下令中軍待命的鐵甲騎兵提前出擊,試圖穩住陣腳。
然而,更大的問題出現了。
這些身披重甲的回鶻騎兵,其坐騎同樣經歷了瀚海煎熬,體力早已透支,身負沉重馬甲和人甲,根本沖不起決勝所需的速度。
沒有速度的重騎兵,在靈活機動的吐蕃軍面前,猶如一群陷入泥潭的鐵罐頭,威力十不存一。
吐蕃統帥經驗老辣,立刻派出大量手持長矛、鉤鐮槍和套索的步兵,靈活地避開其正面沖擊方向。
然后從側翼、甚至后方蜂擁而上,圍攻這些笨重遲緩的鐵騎,竟逐漸將其分割、包圍!
眼看珍貴的鐵甲騎兵陷入重圍,不斷有騎士被拖下馬殺死,昂貴的鎧甲即將落入敵手,頡于伽斯額角冷汗涔涔,臉上更是一陣青一陣白,先前搶功的豪情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驚慌與羞憤。
此刻,沙州城外的第一場交鋒,勝負的天平,全在林昊的唐軍一念之間。
而林昊的想法,決定了沙陀人的命運,不過林昊只是想摸一摸對方的銳氣,以方便入喉掌控,沒想讓對方現在就全滅。
“呵呵,你們的命運,終究還是掌握在我手上。”林昊語氣平靜如水。
說著就轉向傳令兵,果斷下令道:
“傳令!康懷恩部、常守正部,左右兩翼,即刻出擊,接應回鶻友軍,全滅吐蕃兵鋒!”
“得令!”戰意早已攀升至頂點的康懷恩與常守正齊聲怒吼。
他們麾下的騎兵,經過休整和賞賜的激勵,正是求戰心切之時。
跟吐蕃人預料的不同,林昊擁有空間裝備,對后勤物資準備的十分充沛。
大唐兵馬還有沙陀軍以及那些雜胡,在通過八百里瀚海的時候吃得飽。
而且他們比回鶻人走的稍微早一些,到了瀚海邊緣也沒急著出來,通過休息人馬都恢復了體力之后,才和回鶻軍一起來到甘泉水畔。
聞令立刻如同兩支離弦之箭,帶著對功勛、對大唐身份的無限渴望,猛地撲向混亂不堪的戰場!
蒼涼的戈壁上,唐軍戰旗再次迎風招展,引領著新的力量沖向敵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