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于伽斯暗中再次使絆,在軍事會議上提議:
“大都督麾下能人異士輩出,探路尋水之能,我等望塵莫及。不若仍由唐軍在前開路,我回鶻大軍緊隨其后,亦可護佑大軍側翼,以免不測。”
其意圖仍是希望借瀚海天險的自然之力,進一步損耗唐軍實力。
然而,他的算計再次落空,林昊欣然應允,畢竟林昊擁有空間裝備,不僅隨身攜帶水源,還能帶走大軍糧草,減少輜重兵的壓力。
更何況,林昊還擁有獵鷹,高空鷹眼洞察最佳路徑,超凡感知探尋地下暗河與隱蔽泉眼,輔以指南針精準定位。
就算拋開林昊的這些逆天能力,就算軍中也有眾多,曾無數次行走于河西道的老兵,經驗極其豐富。
唐軍主力在他的指揮下,紀律嚴明,用水節制,竟奇跡般地幾乎無損地通過了,這片吞噬了無數生命的死亡之海。隊伍雖然疲憊,但士氣高昂。
反倒是跟在后面的頡于伽斯所部回鶻軍,雖沿著唐軍開辟的路線,卻因沒有林昊的后勤支持,還有對沙漠行軍紀律的重視,非戰斗減員高達數百人。
許多士卒不耐干渴,提前耗盡飲水,最終渴死途中,亦有部分人馬因沙暴或夜色掉隊,迷失在無垠沙海之中,化作枯骨。
消息傳回,頡于伽斯心頭愈發憋悶窩火,卻又無可奈何。
當聯軍終于走出瀚海,看到前方蜿蜒流淌的甘泉水時,全軍上下爆發出一陣劫后余生般的歡呼。
時值夏季,天山山脈的雪山融水大量匯入,河水充沛。
人馬得以沖到河邊,痛飲甘泉,盡情洗刷連日來的風塵與疲憊。
然而,沙州的吐蕃守將顯然并非庸才,他們早就收到消息,伊州等地失陷的消息早就傳入他們耳中。
如今探知聯軍來犯,第一反應就是整個聯軍,肯定是疲憊不堪、立足未穩。
于是吐蕃軍并未選擇,龜縮堅城之內被動防守,而是果斷抓住戰機,主動開城出戰,尋求野外決戰,意圖趁聯軍最虛弱之時予以重創!
頡于伽斯聞報,不驚反喜,攻城戰非回鶻騎兵所長,艱苦的壕壘爭奪戰是他最不愿看到的。
但要是野外浪戰的話,那可正合其意啊!
而且他現在,也急于挽回穿越瀚海損失人馬的顏面,并搶奪破敵的首功,于是立刻下令全軍整裝備戰。
他甚至特意對楊襲古和林昊朗聲道:
“楊都護!林大都督!此前數戰,皆賴唐軍將士奮勇,破城斬將,功勛卓著。”
“今日這野戰破敵之功,合該讓我回鶻的兒郎們一展身手,也免得世人說我回鶻人,只會跟在唐軍后面撿便宜!”
“二位且安心為我壓陣觀戰即可!”話語間,已迫不及待地將唐軍排除在此戰之外,獨占功勞的心思昭然若揭。
楊襲古對林昊低聲道:“都督,如此也好,正好仔細觀其戰法,其優其劣,日后或許心中有數。”
在這西域之地,今日的盟友,很可能便是明日的對手,了解其戰術特點至關重要。
林昊凝神望向遠處,正在迅速列陣的回鶻軍隊。
只見頡于伽斯將軍中,數量不多的精銳鐵甲騎兵置于中軍核心,先以兩翼輕騎散開,試圖以傳統的游射騷擾戰術攪亂吐蕃軍的陣型,待其出現混亂后再以重甲騎兵發起致命一擊。
“頡于伽斯大相心急了!”林昊微微皺眉,對身旁的郭元正和楊襲古道分析:
“我軍剛出瀚海,正是人困馬乏之際,不論軍卒還是馬匹,其體力、精力均未恢復,可謂強弩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