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四鎮完整之期有望,這位堅守西域數十年的老將,心中激蕩可想而知。
敘話間,郭昕想起一事,對林昊說道:
“還有一事,大都督和楊都護出征期間,四方聞風而來投效的部落使者頗多,如今都還在館驛等候。”
“雖大軍初歸辛苦,但此事亦須盡快處置,以防遲則生變。”
原來自從大唐、回鶻聯軍不斷獲勝的消息傳開之后,附近的部落、小國馬上意識到西域要變天了,他們又開始習慣性地想要依附大唐了。
“哈哈,萬國來投,這才是我大唐應有的景象啊!”楊襲古摸著胡須哈哈大笑。
林昊聞言點了點頭說道:“此事某已知曉,稍后便去接見一下就是了。”
這些小部落和雜胡,若是早些時間投奔,自然不會虧待他們。
奈何如今大唐聲勢正隆,在林昊眼里可不算什么,涼一涼他們也沒什么。
如今有了他的存在,也無須太過在意這些雜胡,哪怕瀚海軍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參加的。
這時候楊襲古想到了什么,于是立刻轉向林昊說道:
“大都督,眼下庭州百廢待興,屯田需擴,軍備待整,尤其是重建瀚海軍一事,刻不容緩。”
“老夫意欲請大都督,將西域大都督府搬到庭州,總攬屯田及重建瀚海軍事宜,不知意下如何?”
楊襲古希望林昊事后奏報的方式,盡快幫他重建瀚海軍這支北庭的重要力量。
按照唐制,重建瀚海軍這等重要邊軍,需朝廷正式任命主官(如中郎將、瀚海軍經略使)。
西域與長安的北線商路雖然開通,從回鶻牙帳借道又路途遙遠,通訊比較困難,若事事奏報,必貽誤戰機。
不過現在北庭和安西都歸林昊管,只需要林昊同意,便可先行重建瀚海軍,隨后再修表一道,詳陳緣由即可!
林昊聞言并未推辭,沉思一陣過后,這才沉聲說道:
“行吧,早日重建瀚海軍,幫你護衛北庭!”
林昊同意暫留北庭幫助楊襲古,但并沒有同意把西域大都督治所搬到庭州。
雖然輪臺城原本也歸屬于北庭,但林昊認為輪臺城,目前已經滿足發展所需的空間。
等后續拿下伊犁河谷,林昊還想把西域大都督府,搬到伊犁河谷一帶。
庭州、西州、龜茲都處于天山以南的綠洲走廊,本質是防線,唐軍處于防守和爭奪交通線的狀態。
而伊犁河谷則不同,河谷東西南三面環山,北有婆羅科努山等屏障,入口(如果子溝)易守難攻。
只需守住幾個山口,就能有效保護核心區域,比在開闊的庭州地區四面設防要輕松得多。
伊犁河谷面積巨大,水草豐美,足以供養大量軍隊和人口,擁有天然的地形優勢,猶如一個巨大的天然軍營,楔入中亞腹地。
將西域大都督府遷到這里,意味著大唐的戰略重心從“守線”變為“控面”,直接震懾和控制西突厥故地(如葛邏祿)。
威脅吐蕃側翼,甚至能切斷吐蕃與西北其他勢力的聯系,讓他們體會一下什么叫如鯁在喉。
而且這里還是天然的產馬地,伊犁河谷自古就是天馬的故鄉(漢代烏孫馬、后來的汗血寶馬都產自這一帶)。
在這里可以建立規模空前龐大的軍馬場,確保唐軍擁有的戰馬,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碾壓對手的騎兵部隊。
還有一個好處,伊犁河谷可以發展成為,連接中亞草原和南疆綠洲的新樞紐。
掌控此地,就等于掌控了與中亞各國貿易的主動權,財富會源源不斷。
聽完林昊未來的戰略,不論是楊襲古還是郭昕,都無比支持林昊的這個決定。
尤其是郭昕,更是舉雙手雙腳的支持,除了以上的原因外,林昊一旦占領伊犁河谷,更能直接威脅到占據疏勒、于闐的葛邏祿,為安西收復失地提供強大策應。
等林昊把治所搬到伊犁河谷,也就能把輪臺及其附近的捉守城,交還給楊襲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