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既然是從潁川而來,便跟本將說說那里的情況吧。”
“若是讓本將滿意,本將定不吝賞賜。”
雖然他不是兵家出身,卻也知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的道理。
這段時日以來,有關黃天賊子的消息源源不斷地送來。
諸般訊息,公冶縉早已爛熟于心。
但再是清晰明了,也沒有這些當事人來得直觀。
而或許是公冶縉給予了重賞,這些人的膽子終于大了幾分,在有人帶頭之后,一個個爭先恐后地開始在公冶縉面前講述起來。
只是可惜的是這些人大多是聞風而逃,并未真正見過那些黃天賊子,很多東西要么是道聽途說,要么也是胡亂猜測,所以許多話乍聽起來顯得很是荒誕不經、顛三倒四。
引得周邊那些親衛暗自哂笑,面露不屑。
唯獨公冶縉從始至終聽得十分認真,沒有絲毫不耐。
等到這些潁川難民講完之后,公冶縉這才揮手示意身邊親衛分發賞賜,打發他們離開。
“走吧。”
車輦復行,等到前鋒大軍臨近洛陽城下,公冶縉再次吩咐道。
“傳我將令,大軍于城下安營。”
不進城了
原本還想領略一下東都繁華的將領們,有些失望。
事實上,從神都出來已經一月有余,他們這一路龜速行軍。
原先因為陛下和神都百姓夾道相送而生出的磅礴戰意,如今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消散了不少。
再被經過這一路行軍的‘煎熬’,不少從未上過戰陣的將士,之前那點對于戰爭的想象與熱血也漸漸冷卻下來。
而對于將士們的心態變化,公冶縉自是心知肚明。
‘禁軍,早就不是當初的禁軍了……’
這也是他沒敢直接一鼓作氣帶著他們殺向八州戰場的緣故所在。
故意這么走走停停,正好也能借機磨合、磨礪一番。
縱然因此喪失了幾分戰意,卻也總好過單憑一腔熱血的烏合之眾。
公冶縉心中輕嘆。
別看他出神都時,在太康帝面前語氣堅定,視那禍亂八州的黃天賊子猶如草芥。
可實際上他又不蠢,又怎么可能看不出來此番出征即將面臨的艱難險阻
但他還是想賭一把!
成,至少也能因功封侯,從此加官進爵。
敗,則——
‘不,本將絕對不會敗!’
公冶縉神色盡是一片堅韌與決絕。
因為他輸不起!
陛下和如今這大雍同樣也輸不起!
“大將軍,東都守官已在城外親迎。”
“不知大將軍可要與他們見面”
聽著來人的稟告,公冶縉面上泛起一抹嘲諷,隨后淡淡道。
“諸位臣僚誠意若斯,本將若這點面子也不給,豈不讓他們失望便去見上一見吧。”
……
洛陽城下。
一眾留守東都的官吏望著由遠及近的威武大軍,不少人的目光閃爍動容。
“我大雍有強軍如斯,些許賊患不足掛齒!”
“是啊!聽聞此番統兵的蕩寇將軍,也是知兵善兵之人。”
“今日以此威武王師滌蕩八州,區區黃天賊子,定能彈指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