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執刀劃界!燕王印!
鎮遼軍的突然撤兵,出乎了不少人的預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除了繼續打下去,鎮遼軍很可能會成為一支孤軍外。
很多人也在暗自猜測,怕是那位燕國公的傷勢已經撐不下去了。
對此,自然是有人欣喜若狂,有人暗自扼腕嘆息。
欣喜的是自此以后,天下間再少一大敵。
嘆息的則是英雄落寞,為此世間、青史再添一道傷感。
‘細思之下,自那位燕國公橫空出世以來,短短數年時間,破蠻族王廷、飲馬瀚海、與龍族爭鋒,拓土萬里……’
‘這一樁樁一件件,隨便拿出一件都足以讓人留名青史!’
‘只可惜天時不予,他此生最大的錯誤就在于生錯了時代……’
天命如此。
注定他就像是一顆璀璨的流星劃過了這寂暗腐朽的太康朝。
縱然其光可耀萬古,卻短暫到唯有剎那光華。
只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韓紹之名,會被就此淹沒在即將到來的滾滾大勢中的時候。
十月下。
鎮遼軍卻是突然折道,出現在進入涿州的冀州黃天軍面前。
沒有任何鋪墊,雙方便在涿州小城陽鄉打了一場會戰。
只短短不到一日,便將數十萬冀州黃天軍殺得七零八落,崩潰之下四下潰逃。
此役,黃天力士在濟水之上樹立的無敵之名,就此破滅。
百余尊巨大尸骸倒在戰場上時,汩汩而流的鮮血匯聚成河,好不恐怖。
而真正讓世人驚駭的是,這一戰韓紹再次出手,竟硬生生頂著張宗的阻攔,摘下了冀州渠帥的首級。
那一日的戰場之上,天地變色、日月無光。
唯有那一道單薄蕭索的身影,一人一槍挑著亂賊首級立于虛空,仿佛橫斷了古今。
至此之后,后人要論何為英雄,此即為標桿!
“紹人微力薄,無有才情,上不能報陛下之恩,下不能黎庶之太平,愧對陛下、愧對蒼生!”
“今,紹以此劃界,但過此線者,紹必興兵討之!”
說罷,韓紹收槍換刀,以手中睚眥斬落虛空。
直接在涿州和冀州的邊界斬出一條大河支流。
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韓紹擺出這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勢,黃天軍雖然沒有作出回應,可接下來的半月,無論是青州方向、還是冀州方向都沒有太大的動作,已經可以說明很多問題。
至此,這一場延綿兩月有余的戰事,算是勉強被劃上了句號。
綜合此戰來看,黃天道的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青州黃天軍幾乎一戰而空不說,冀州黃天軍也是損失不少。
單單是作為黃天道起勢根基的三十六方渠帥就被斬殺了兩人,余者七境真仙更是隕落十數尊。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這接連的慘敗,直接將先前黃天道濟水大勝的輝煌撲滅了大半。
原本裹挾那場大勝即將大舉席卷天下的恢弘氣象,也被挫敗。
可見這一戰黃天道不但輸了面子,里子也是輸得干干凈凈。
只是與之相對,鎮遼軍方面同樣贏得并不輕松。
士卒、軍將的損失都拋到一邊。
真正讓他們傷了筋骨的地方,便在于作為靈魂人物的燕國公韓紹在此戰中,遭到了青州渠帥程元義的算計,道途已毀。
所以在事后談論此戰時,作為旁觀者的天下人一時間也說不清哪一方得利更大一些。
諸般辯論之后,最終下了個‘兩敗俱傷’的定語。
……
鎮遼軍北撤的中軍車攆中,褪下一身甲胄的韓紹,換上了慣穿的黑色錦衣華服。
眉宇間縈繞的病氣,讓他少了幾分曾經的鋒芒畢露,多了幾分揮散不去的郁結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