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與圣人決裂,指責他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甚至兵戎相見,以孤今日之實力,比起在長安之時如何?”
李泌想了想,伸出了兩根手指頭:“如果殿下真要走這一步,以今日之實力與名望,大概能有兩成勝算。”
“哈哈……不容易啊!”
李瑛捻著短須大笑。
“孤記得在長安的時候,長源說孤如果發動政變逼宮,一成勝算也沒有,過了九個月的時間,孤已經有兩成勝算了嗎?”
李泌面露微笑,將自己的看法娓娓道來。
“殿下經過這場戰爭的歷練,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再加上之前展現的才華,已經給大唐朝野留下了文武雙全的形象。
比起其他皇子來,殿下肯定更適合繼承大統,軍心與民心也會有巨大的支持。
在朝廷內,有左相李適之、信安郡王李祎、蕭太師、戶部尚書裴大人等重臣的支持,殿下在政治上也有足夠巨大的力量。
在軍事上,北庭的七萬將士,以及皇甫惟明的三萬朔方軍,安思順率領的三鎮聯軍,以及殿下統率的四萬府兵,肯定也支持自己的主帥登上帝位。
殿下一呼,差不多能有十五將士響應,在軍事上亦有了足夠強大的力量。
但殿下畢竟是臣,畢竟是子,在圣人沒有昏庸失德,鑄成大錯的情況下,起兵對抗,最多只有兩成勝算。”
“如果孤滅了渤海國,圣人依舊不肯傳位于孤,孤起兵反抗,能有幾成勝算?”李瑛又問。
李泌鼻子抽了抽:“若能平定渤海國,則范陽、平盧、遼東等地的兵馬就會被殿下掌控,到時候就能擁兵三十萬甚至更多,殿下兵變的把握就能達到三成。
更兼連滅突厥、渤海兩大強敵,朝野上下定然對殿下一片支持。
到那時圣人若是一意孤行,依舊冊立其他皇子為儲君,那殿下的勝算甚至會上升到四成。”
“多謝長源先生賜教,今天就談到這里吧!”
李瑛彈了彈身上的煙灰,起身說道:“就要離開蒙州了,孤出城巡視一遭,下一步準備移師云州。”
李泌拱手:“臣無論何時,都以殿下馬首是瞻。”
“不過,在去云州之前,孤打算回長安待一段時日。”
李瑛把自己的想法托出:“一來向滿朝文武展示一下我這個天策上將的存在感。
二來長期不回長安多半會讓圣人起疑,孤回去與圣人見上幾面,也能讓他心安。
三來,孤的黨羽長期見不到孤,難免心中忐忑,孤回一趟長安,也可以堅定他們擁護孤的意志。”
李泌點頭同意:“回一趟長安自然可以,只要不是長期困頓于京師,殿下就可以再次離京,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離開刺史府,李瑛在天策衛的簇擁下出城巡視經過修繕的城墻,在馬上暗自總結今天和李泌談話的心得。
簡而言之:自己可以回長安刷刷存在感,但一山不容二虎,絕不能被困死在長安,畢竟朝廷大事自己做不了主,李隆基目前依然能夠做到一言九鼎。
要以討伐藩邦為借口找個地方屯兵,頻繁的調動兵力,爭取把各地軍隊的將領換成自己人,暗中積蓄實力。
如果李隆基妒賢嫉能,鏟除了武氏一黨之后食言而肥,出爾反爾,那自己就只能靠武力來拿回屬于自己的權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