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發出一聲郁悶的嘆息。
武靈筠一黨尚未搞定,現在李瑛又強勢崛起,這可真是葫蘆還沒按下就浮起了瓢。
更讓李隆基難受的是,李林甫之所以能夠爬上宰相之位,武靈筠的枕頭風起了巨大的作用。
也就是說,不排除李林甫是武靈筠的人,他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挑起自己和李瑛的矛盾,從而讓武靈筠漁翁得利。
想到這里,李隆基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再看向李林甫的時候,就覺得他像個奸臣。
“人心叵測,李林甫所說的話也不能全聽……”
李隆基背負雙手,眉頭緊鎖。
但不管李林甫是不是武靈筠的人,李瑛現在確實成了心腹大患,聲望如日中天,朝野一片稱贊,萬民膜拜。
這讓李隆基在他的身上隱隱看到了李世民的身影,排行老二的都不好惹啊,萬一哪天來個玄武門之變,自己怕是就要變成太上皇……
所以呢,武靈筠一黨必須設法鏟除,李瑛這個天策上將也要予以打壓,絕不能再讓他繼續壯大勢力。
思忖良久,李隆基沉聲說道:“二郎在奏折中說了,已經從蒙州啟程返京,預計半月左右即可歸來。
朕打算等他進京之后免去天策上將之職,重新禁足于十王宅。
至于褫奪王爵,貶為庶民,這樣的懲罰太重了,天下人會罵朕鳥盡弓藏,嫉賢妒能。”
雖然這次不能將李瑛徹底踩死,但如果能奪去他的兵權,將他禁足于十王宅,就變成了沒有爪牙的老虎,這對于李林甫來說就已經是巨大的勝利。
當即拱手彎腰:“臣中書令李林甫堅決支持圣人的決定!圣人能夠赦免李瑛的欺君之罪,以及目無朝廷之舉,已經是寬宏大量,猶如堯舜之德。”
李隆基又道:“等革去二郎的兵權之后,章仇兼瓊、杜希望、李嗣業、程千里,甚至是皇甫惟明這些人都不能重用了,必須全部降職調離,以免唐王收買軍心,擁兵自重。”
“陛下英明!”
李林甫心中暗喜,壓抑了許久的郁悶頓時一掃而空。
李隆基最后又道:“李林甫啊,你我君臣今日所言,決不可向外人泄露一個字。”
“臣明白!”
李林甫施禮告退。
“且慢!”
李隆基忽然又想起一個問題,“右相,你以為當今太子如何?是否能夠勝任儲君之職?”
“嘶……圣人這是在試探我的立場啊!”
李林甫聞言倒吸一口冷氣,并沒有急于回答,而是在心中剖析起了李隆基這番話的意圖。
在李林甫看來,李隆基和武靈筠的這場斗爭其實屬于一場家庭倫理大戲。
起源就是李隆基要霸占自己的兒媳楊玉環,作為李琩親娘的武惠妃自然不答應,于是夫妻二人的矛盾就日漸尖銳起來。
隨著矛盾的加深,李琩成了這場博弈中的犧牲品,無緣無故的在家中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