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亮,筆錄送到了張寶善的手里,卻被他把關于李琦的記載直接撕了,放在油燈上燒成了灰燼。
果然如李瑛猜測的那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隆基越來越煩躁,要不是寧王李憲勸他再忍幾天,就要降旨把武靈筠下獄了。
“武氏這廝倒是沉得住氣,高力士死了將近十天,朕要廢黜他們母子的消息也傳的沸沸揚揚,他娘倆居然還不造反?”
早朝散去,李隆基回到南熏殿來回踱步,對尹鳳祥、黎敬仁等幾個內侍太監吐槽。
就在這時,殿外值守的小黃門來報:“啟奏圣人,邢國公蘇慶節求見。”
“哦……他來做什么?”
李隆基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心中暗罵一聲。
“這個廢物真是毫無用處,本來想靠著他誘惑武氏造反,竟然沒有取得信任,直接被排除在了皇后黨之外。
真是瞎了朕的一片謀劃,白白跟武氏僵持了一年之久,讓李瑛這個逆子坐收了漁翁之利!”
但蘇慶節既然來到了殿外,李隆基也不好拒絕,當即正襟端坐:“讓他進來見朕。”
片刻之后,蘇慶節大步流星的來到南熏殿,彎腰施禮:“臣左衛大將軍蘇慶節拜見圣人。”
李隆基微微頷首:“蘇卿,你來見朕有何事?”
蘇慶節目光掃了一眼周圍的尹鳳祥、黎敬仁、張寶善三個宦官,用目光詢問李隆基是否應該把他們屏退?
李隆基揮手道:“他們都是朕的心腹,但說無妨!”
“臣遵旨!”
蘇慶節當即不再顧慮,把自己的計劃娓娓道來:“圣人,臣聽我家六娘說太子正與皇后密謀兵變,參加的有咸宜公主、駙馬楊洄,左羽林軍大將軍鄧文憲、御史中丞裴元禮、國子司業武信等人。”
為了取得李隆基的信任,蘇慶節直接一口氣把皇后黨的老底給揭了出來。
李隆基撫須笑道:“這些人對于朕來說不算秘密,鄧文憲乃是武氏的姑家表兄,其母也是姓武。
裴元禮乃是武氏的妹夫,自愿助紂為虐。
至于楊洄還有咸宜這兩人,朕早就有所防范,一直在等他們謀反。
只是這幫無膽鼠輩到現在毫無動靜,倒是讓朕有些猜不透他們到底是沒這個膽子,還是另有詭計?”
蘇慶節假裝蒙在鼓里:“圣人為何要等著皇后兵變?何不直接降旨把他們一網打盡?”
李隆基不方便把話說的太明白,含糊其辭的道:“只有這些逆黨舉兵之后,才算證據確鑿,朕才能以法繩之。
邢國公啊,朕上次把計劃告訴了你,你也不算外人,你可有什么法子促使武氏一黨盡快兵變么?”
蘇慶節假裝思忖了片刻,拱手道:“臣倒是有個主意,待我講給圣人,分析下是否可行?”
“快說來聽聽!”
李隆基聞言精神不由得為之一振,滿臉期待的催促蘇慶節。
“臣回頭與太子相見,向他表達愿意輔佐他登基稱帝的意愿,以此取得他的信任。”蘇慶節小心翼翼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