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安祿山揮兵南下,如果常山郡守不住,那就退守井陘道,優先保證兵力不被重創,要靈活使用“敵退我進,敵走我擾”的戰略方針。
三十萬貫軍費足夠三萬人一年的軍餉,李瑛便要求李琚撥給平原的王忠嗣一半,讓王忠嗣在河北東部與山東境內迅速的招兵買馬。
李琚頭回見到這么多錢,舍不得給王忠嗣一半,只派人往平原送了五萬貫。
李瑛便讓岑參給李琚做工作,告訴他錢糧用完了,太原這邊會繼續給常山輸血,千萬不要鼠目寸光。
如果王忠嗣不能在平原迅速站穩腳跟,與李琚東西呼應,那么常山郡肯定守不住。
在岑參的勸導下,李琚又向李瑛索要了五千匹戰馬,這才派部將往平原給王忠嗣再次運送十萬貫銅幣過去。
王忠嗣到了平原之后,便與鎮守山東北部的齊州都督趙元熙產生矛盾,對方拒不承認王忠嗣山東節度使的身份。
于是王忠嗣便讓德州刺史宴請趙元熙,在酒宴上趁機誅殺,強行接掌了齊州都督府治下五個折沖府。
只不過由于府兵逃亡嚴重,這五個折沖府的總兵力加起來也不過只有八千人。
王忠嗣從靈州帶來了一千精銳的朔方軍,再加上自身強大的威望,很快就讓這些折沖府的都尉心甘情愿的受他差遣。
隨后,王忠嗣在平原縣附近的德州、齊州、博州、棣州等地出榜募兵。
但由于手中缺少錢糧,進展不大,兩個月的時間下來,僅僅招募了六千新兵。
這次得到李琚送來的十五貫軍餉,王忠嗣喜出望外,當即在平原附近加大招募力度。
杜希望去年從蒙州移師云州的時候,攜帶了大量的馬匹隨行,此刻都囤聚在代州,至少還有兩萬匹訓練好的馬匹作為后備物資。
為了支援王忠嗣,李瑛又派人押送五千匹戰馬自飛狐陘進入河北道,走常山給王忠嗣送到平原,全力幫助王忠嗣組建軍隊。
但李琚和王忠嗣的動作被幽州集團獲悉,張守珪已經派遣安祿山出兵,分頭攻打滄州、瀛洲、定州三地。
這三個州的兵力十分薄弱,作為上州的滄州與定州都只有兩千左右的州兵,而且無險可守,根本無法抗衡精銳的范盧精兵,估計破城只是朝夕之事。
而定州正是博陵崔氏的聚集地,生怕幽州叛軍報復,崔氏家族通過決議,已經集體向太原遷徙。
有李琚和王忠嗣在常山、平原阻擋幽州叛軍南下,李瑛決定抽出身來返回靈州發動關中之戰,盡快收復長安。
同時,李瑛又把杜希望從臨汾前線召回太原,再三叮囑他這個河北道行軍大總管,不僅要設法推平河東各州,還要根據形勢分兵支援李琚和王忠嗣。
此外,史思明攻占了云州后遲遲沒有退兵,意圖不明,也不知道他是打算強攻雁門關,還是覬覦朔州,甚至是北出長城騷擾草原?
李瑛目前雖然在河東道境內擁有九萬兵馬,但北有幽州叛軍,南面有李欽、李光弼,壓在杜希望身上的擔子絕不輕松。
因此李瑛把夫蒙靈察、安思順、李嗣業、袁履謙這四人安全安排在杜希望麾下聽令,希望他們能夠齊心協力完成戰略任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