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蒙靈察也不為難他,親自給他松綁:“大勢已定,天命現在已經落到了圣人李瑛的身上,來將軍若是識相,就應該棄暗投明。”
來曜慚愧的道:“我早有棄暗投明之心,奈何家眷被困在洛陽,再加上李隆基從長安來到洛陽重新主政,我只能為洛陽朝廷效力。”
“還望來將軍為我詐開函谷關城門,將功贖罪,我定當上書圣人為你美言幾句!”
夫蒙靈察提出了條件。
“我愿為夫蒙將軍效力。”
來曜也知道再頑抗下去只會害了自己全家,洛陽朝廷的滅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當即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夫蒙靈察當即派遣使者尋找杜希望,向他稟報拿下風陵渡的喜訊,請他火速率部前來風陵渡過河,劍指洛陽。
使者走后,夫蒙靈察留下三千人拱衛風陵渡渡口,親自率領其他人馬連夜趕往函谷關。
風陵渡距離函谷關不過一百二十里,經過兩天的急行軍,夫蒙靈察所部于傍晚時分抵達了函谷關城下。
函谷關本是秦漢時候的關卡,到了三國時期因為潼關的崛起便逐漸廢棄。
但這座關隘的城墻還在,關門也在,洛陽朝廷因為局勢不利,便在李林甫的建議下重新啟用函谷關,派遣一個名叫韓舉功的武將鎮守這座關隘。
天黑之后,夫蒙靈察率領將近兩萬人馬抵達函谷關城外,命來曜上前叫門。
來曜催馬向前,大聲喊話:“我乃鎮守風陵渡的左領軍衛大將軍來曜,有請你們韓將軍答話。”
韓舉功得到消息,急忙帶領親兵登上城墻,借著火把向城墻下看去,只見說話之人果然正是來曜。
“來將軍不留在風陵渡鎮守,這是要率部何往?”韓舉功在城墻上拱手問道。
來曜在馬上還禮道:“剛剛接到李欽將軍的急報,河陽縣城已經被杜希望攻破,叛軍已經從孟津渡過了黃河殺奔洛陽。
京城危急,再固守風陵渡已經毫無作用,因此本將率部返回洛陽,拱衛京師。”
河陽縣城位于黃河以北,有消息先傳到風陵渡也說的過去,更何況來曜的職位要在韓舉功之上,因此輕易取得了韓舉功的信任。
“打開城門,放來將軍的人馬過關!”
片刻之后,函谷關的城門緩緩敞開,夫蒙靈察率部順利的進入了函谷關。
“末將韓舉功見過來將軍!”
等來曜策馬來到近前,韓舉功笑容滿面的拱手施禮。
“夫蒙靈察在此,抵抗者格殺勿論!”
夫蒙靈察從來曜背后策馬出列,手里的長槍抵住了韓舉功的咽喉。
韓舉功驚的魂飛魄散,老老實實的舉手投降:“來、來將軍,這是怎么回事?”
來曜苦笑道:“風陵渡已經被攻破,我棄暗投明,歸降長安朝廷了。”
“殺啊!”
“繳械不殺,降者免死!”
將近兩萬河東軍鼓噪吶喊,迅速占領了函谷關的重要地點,吶喊著逼迫關內的叛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