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舉功被控制后,函谷關的守軍群龍無首,再加上大部分人都是今年夏天參軍入伍,很快就失去了抵抗力,紛紛繳械投降。
夫蒙靈察命人把韓舉功關進牢獄,同時將這一萬降兵監禁在關內,迅速控制函谷關各個要塞,只等杜希望率領的大軍到來。
兩天之后,杜希望率領六萬大軍越過風陵渡抵達了函谷關,一邊籌備進攻洛陽的事宜,一邊派人前往關中向朝廷報捷。
函谷關距離洛陽兩百八十里,再往東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河東軍可以直逼洛陽城下。
倒是潼關被叛軍占據,使者需要繞道蒲板津才能與長安取得聯系。
杜希望與夫蒙靈察商議一番,決定由杜希望留在函谷關收編投降的一萬五千人馬,由夫蒙靈察帶著來曜提兵兩萬掉頭前往潼關,爭取拔掉這個卡在關中咽喉上的釘子。
就在這時候,有消息自潼關傳來。
原來是潼關的斥候刺探到李隆基被圍困在鄭縣,急忙返回潼關向辛云京稟報。
潼關城內只有八千守軍,辛云京自知無力救出李隆基,遂即派遣使者趕往洛陽稟報,卻沒想到函谷關此刻已經被夫蒙靈察偷襲得手。
杜希望看完書信,讓來曜吩咐使者回去告訴辛云京,洛陽朝廷已經獲悉圣人被困的消息,因此派遣他率兩萬精兵前去救援。
使者還不知道來曜已經投降長安,當即上馬返回了潼關。
夫蒙靈察隨即率領兩萬精銳晝夜兼程趕往潼關,并于兩日后兵臨潼關城下。
辛云京不知有詐,看到來曜率大軍抵達,急忙下令打開關門放大軍通過。
“末將辛云京拜見大將軍!”
等來曜進了潼關之后,被蒙在鼓里的辛云京也像韓舉功一樣叉手施禮,同樣被躲在后面的夫蒙靈察用長槍抵住了咽喉。
“來將軍,你這是要做什么?”辛云京臉色慘白的問道。
來曜拱手道:“長安的天子才是大唐正統,我已經棄暗投明,今日特來詐開潼關城門將功贖罪。”
“李隆基被圍在鄭縣,函谷關也被我軍拿下,杜希望率八萬大軍逼近洛陽,洛陽偽廷大勢已去,你若是識時務就應當早點投降,將功贖罪!”
夫蒙靈察用冰冷的槍尖頂著辛云京的咽喉,把當前的局勢向他分析了一遍,“倘若再負隅頑抗,只能是死路一條!”
辛云京一臉為難的道:“我父親曾經是鎮守長安的主帥,只怕圣人容不下我。”
“兩軍交戰,各為其主,圣人不是那種小肚雞腸之人,只要你誠心悔過,將功贖罪,圣人定會寬恕你從前的罪行。”
夫蒙靈察收了長槍,諄諄善誘,“如今安祿山的叛軍在江南肆虐,吐蕃人在隴右逞威,我大唐正是用人之時。只要辛將軍誠心悔過,圣人定會給你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眼見大勢已去,辛云京知道再頑抗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條,當即單膝跪地施禮:“罪將原棄暗投明,為長安朝廷效力,還望夫蒙將軍為末將美言幾句。”
自從得知李隆基被困在鄭縣之后,潼關城內的守軍就已經人心惶惶,斗志全無。
現在被兩萬長安軍殺進了關城,辛云京帶頭投降,自然不會再有人想不開的負隅頑抗。
八千守軍,全部放下武器投降,一個反抗的都沒有。
作為唐朝的士兵投降唐朝,可謂毫無心理壓力,李家的內訌而已,傻子才會為李隆基或者武氏母子殉節。
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潼關,夫蒙靈察一邊整頓防務,一邊派出使者趕往長安請示李瑛:自己到底是應該率兵前往鄭縣協助仆固懷恩圍剿李隆基,還是向東協助杜希望攻打洛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