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縉話音剛落,兵部尚書李泌立刻站出來反對。
“萬萬不可,紙幣可以在民間推行,也可以在商賈中推行,就算在官員中當做俸祿發放也可以嘗試,唯獨不能在軍中做實驗。
給士兵們發紙幣做軍餉,還不如暫時拖欠,萬一引起軍心不滿,那可就會導致局勢急轉直下,陛下萬萬不可冒險!”
“嗯……長源所言極是,朕也沒有打算在軍中推廣紙幣。”
李瑛對李泌的話深表贊成,“軍餉決不能使用紙幣發放,就算要發,也要等紙幣制度在民間成熟,逐漸獲得百姓認可之后才能使用。”
隨后,劉君雅又舉薦少府少監劉晏負責發行紙幣的事宜,夸贊他精通理財,是個財政專家,由他負責此事定然能夠事半功倍。
對于劉晏的事跡,李瑛也有所耳聞。
此人確實是唐朝歷史上的一個財政奇才,在肅宗時期負責全國的鑄鐵、制鹽、鑄幣等職務,很好的完成了經濟改革,穩定了大唐安史之亂后的經濟局面,最后官至宰相。
李瑛從諫如流,當場宣布提拔劉晏兼任戶部侍郎,一個人身兼戶部與少府監的兩個副職,并全權負責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紙幣事宜。
“臣等定當謹遵圣人口諭,竭盡所能為大唐完成財政改革。”
盡管深感肩上責任重大,但年方三旬的劉晏還是欣然接受了任命,接下了發行紙幣的重擔。
戶部尚書裴寬建議道:“這些年來新羅政通人和,南詔逐漸崛起,陛下可派遣使者前往這兩地借錢,待我大唐平定叛亂,經濟好轉之時再予以償還。”
“嗯……也行!”
李瑛對此頷首贊成,“新羅自建國以來,多受大唐庇佑,現在是需要他們出力的時候了。
著你們戶部派遣一個侍郎跨海前往新羅,尋找新羅王借他五百萬貫作為軍餉。
告訴新羅王,借的錢朕會一文不少的償還,并每年支付百分之五的利息,絕不會白白使用。”
“這個辦法好!”
“這樣一來,新羅王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在場眾人紛紛贊成,支持李瑛的這個決定。
隨后,戶部的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推舉戶部侍郎王縉出使新羅借錢,由兵部派遣一支千余人的隊伍沿途護衛。
而南詔王那邊,則由另外一位少府少監出使,爭取能從南詔國王皮邏閣的手里借到價值三百萬貫的財物。
除了這些方案之外,李瑛其實還有最后一招辦法化解目前的經濟危機——那就是賣官鬻爵。
實在不行,就學漢靈帝把太尉、司徒、司空這些榮譽職位賣了,一個太尉五十萬貫,說不定會有人來體驗下官居一品的滋味。
當然,如果真要走這一步的話,會導致李瑛在歷史上的風評急轉直下,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不能采用。
就在會議即將進入尾聲的時候,被任命為財政大臣的劉晏又提出了新的建議。
“根據戶部所奏,朝廷除了軍餉緊張之外,糧食也不寬裕。
故此,臣建議陛下頒發禁酒令,在全國范圍內禁止釀酒,杜絕浪費糧食,到平定戰亂后再重新開放釀酒市場。
僅給一些規模比較大,且釀酒技術成熟的大商賈頒發‘釀酒許可證’,并且規定買酒必須使用紙幣。
如此一來,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減少糧食損耗,還能為推行紙幣增加助力,可謂一舉兩得。”
“這個辦法不錯,可以與紙幣政策同時執行。
由戶部聯合刑部以及各地布政使司在全國推動,凡有擅自釀酒者被查獲,一律處以巨額懲罰或者三年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