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挑起了我們兩國之間的戰爭,現在我們把他還給大唐朝廷,還望從今以后停止刀戈,世代修好!”
拔都對著李光弼行禮,并把五花大綁的楊洄交給了唐軍將士。
“替我謝謝乞力徐將軍,我們追了這么遠,沒有戰功無法交代。能夠抓到楊洄這個叛賊,我們就能收兵返回四川了。”
李光弼拱手致謝,并熱情的挽留拔都留下來喝酒。
“有勞將軍前來送人,為了慶賀兩軍罷兵。我們特意宰了幾十頭羊慶祝,將軍留下來喝一杯可好?”
拔都放眼望去,只見唐軍大營內的廚子忙的熱火朝天。
一只只被剝掉了皮的羊肉掛在肉架上,大鍋里漂浮著濃郁的肉香,數百壇美酒摞的層層疊疊,看起來像是要大肆慶賀的模樣。
“多謝大都督挽留,我們吐蕃人也宰了許多牦牛慶賀戰爭結束,我就不叨擾了。”
拔都謝絕了李光弼的熱情挽留,高興的帶著隨從離開了唐軍大營。
“駙馬,我們又見面了。”
李光弼笑著親自給楊洄解開了繩索,“我還記得,李琦登基的時候,你是何等威風?
猶記得你被武氏封為雍王,官拜尚書令,節制六部尚書。
那時候我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中郎將,只能遠遠的站在最
想不到兩年的時間,我已經成為了四川大都督,而駙馬卻成了我的階下囚。”
楊洄的雙臂幾乎麻木了,活動著胳膊道:“此一時彼一日,如今我成了階下囚,還望大都督網開一面。”
李光弼笑道:“放心吧,你好歹是大唐皇親國戚,也是圣人的妹夫。我沒有權力處置你,只會把你押往長安,交給圣人處置。”
隨后,李光弼命人把楊洄押解下去,帶上枷鎖,小心看守,絕不能讓他跑了。
晌午過后,唐軍開始拔營,擺出了準備撤退的架勢。
“將軍,唐人歸心似箭,正在殺羊溫酒,我軍殺過去定能獲勝!”
拔都回到吐蕃大營,將所見所聞如實匯報。
乞力徐聞言再無顧忌,當即命令昨夜就已經做好準備的吐蕃軍三路出擊,趁著唐軍疏忽大意之際沖過去,殺他個措手不及,殺他個血流成河!
燒掉唐軍的營寨與糧食,予以重創,沒了糧食與營寨,唐軍自會不戰而退。
帳外烈日炎炎,李光弼負手立于望樓之上,冷眼看著吐蕃使者拔都等人漸行漸遠。
副將田神玉拎著兜鍪快步上前,壓低嗓音道:“大都督,斥候來報,吐蕃三路伏兵皆已入彀。”
“甚好。”
李光弼從親兵手中接過鐵胄系緊絳帶,目光掠過轅門下那口烹煮羊肉的銅鼎。
鼎中沸湯翻滾,蒸騰的熱氣裹挾著香料氣息,與遠處校場列陣時甲葉鏗鏘之聲混作一團。
他轉身望向被捆在旗桿下的楊洄。
忽然想起多年前長安城朱雀大街上那頂八抬大轎,彼時這位駙馬爺掀簾睥睨眾生的模樣,與此刻蜷縮在泥濘中的狼狽身影,猶如云泥之別。
忽有急促的馬蹄聲自西南方傳來。
一名帶著鮮血的斥候沖破暮靄,馬腹上赫然插著三支雕翎箭,那是暴露后被吐蕃追兵留下的傷痕。
“報!”
斥候滾鞍下馬時帶起一蓬血霧。
“吐蕃左翼萬人、右翼萬人、中軍兩萬人,兵分三路掩殺過來,距我軍大營已經不足五里!”
李光弼沉聲下令:“傳我命令:等敵人沖進我軍大營之后,方能與之接戰,任何人不得提前放箭,違令者斬!”
話音未落,西北天際已騰起數道煙柱,隱約可聞吐蕃人特有的牦牛號角聲。
他忽然瞥見楊洄正瞪大充血的雙眼盯著自己,那目光中竟帶著幾分癲狂的期待。
“駙馬可是覺得本督要敗?”
李光弼擦拭著刀鋒輕笑,“那你就瞪大眼睛好生看著,我們唐軍是如何殺蕃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