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帥,往后請多多提攜!”
南霽云轉身向郭子儀拱手。
郭子儀急忙還禮:“南將軍客氣了,你我齊心協力,共破賊賊軍。”
李瑛的目光又落在年輕的馬燧身上:“馬燧啊,朕聽南霽云多次夸贊你少年英雄,武藝不在李晟之下,朕命你追隨郭子儀出征,歷練一下自己。”
“臣遵旨!”
十六歲的馬燧坐在酒宴的最后一個位置,聽到皇帝金口玉言點將,命令自己隨軍出征,登時興奮的起身領命。
隨后,李瑛又任命裴慶遠暫時署理金吾衛大將軍一職,他是高宗時期大將裴行儉的孫子,忠誠有足夠的保證。
部署完畢,眾人繼續推杯換盞,開懷暢飲。
有美艷的舞伎獻上精彩的大型舞蹈,載歌載舞,讓人看的眼花繚亂。
最后,在李龜年悠揚的琴聲中,今天的這場晚宴落下帷幕。
“郭愛卿啊,朕明日就不送你出征了,由兵部代勞。”
歷史上的郭子儀雖然為大唐立下了不朽功績,但這一世他畢竟還沒有太大的建樹,李瑛也不能推崇的太離譜了,因此讓兵部代替自己送行。
郭子儀急忙拱手:“臣寸功未立,豈敢勞煩圣人!”
“朕等你凱旋歸來。”
李瑛拍了拍郭子儀的肩膀,轉身離去。
只有皇帝走了,在座的大臣們才能離開,否則誰敢先走?
等皇帝離開之后,微有醉意的大臣們方才陸續離開了光祿寺,鉆進馬車各自返家。
作為武將的郭子儀騎馬,穿過朱雀門時,他望見城闕之上星河低垂,忽覺袖中虎符重若千鈞。
回到家中,郭子儀與妻妾們“促膝長談”,一夜無眠。
次日卯時初,大概早晨五點左右,郭子儀便早早的起床梳洗,換上戎裝。
與全家人一起吃過早飯,郭子儀帶著長子郭曜、次子郭旰、女婿盧讓金辭別家人,策馬向親仁坊外走去。
“祝爺爺早日凱旋!”
郭子儀的孫子站在最前面,揮舞著小手,送別祖父出征。
郭敬之拄著拐杖,捋著花白的胡須目送兒子出征,目光中充滿了堅毅之色。
“都回去吧!”
郭子儀在馬上揮手,隨即頭也不回的趕往灞橋大營。
南霽云來的更早,半夜子時就來到了灞橋大營。
被任命為金吾衛大將軍固然威風,可每天只能看家護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在沙場上建功立業,南霽云每天都心急如焚。
這次終于獲得了出征的機會,南霽云自然格外珍惜,恨不能早日殺到濟南,親手砍下幾個叛將的首級。
兩人見面之后,南霽云向郭子儀做了匯報。
目前長安有五萬人馬,其中四萬都是才招募了不到一年的新兵,平常都是由自己進行操練。
奉了陛下的命令,留下兩萬新軍繼續屯兵灞橋大營,其余的三萬人馬跟隨郭、南二人出征山東,爭取早日攻克濟南,切斷黃河兩岸叛軍的聯系。
南霽云又向郭子儀透露了一個消息:“昨天離開光祿寺的時候,李長源說陛下打算啟用郭帥接替杜希望指揮山東的五萬兵馬,到時候郭帥手頭就寬裕了。”
“呵呵……酒后所言,不必當真!”
郭子儀微微一笑,未置可否,“再說了,杜將軍的用兵才能不在郭某之下,我何德何能接替他執掌三軍。”
南霽云大笑:“不管怎么說,南某都是郭帥的先鋒!”
經過了兩個時辰的忙碌,出征的三萬人馬全部列隊完畢,在悠揚的號角聲中列隊踏出灞橋大營,踏上了東征的征途。
李泌帶著兵部侍郎崔寧,另外還有幾個兵部的郎官,一起來到灞橋大營為郭子儀、南霽云餞行。
“祝郭帥旗開得勝,早奏凱歌!”
“有勞李尚書等人送行,就此留步!”
郭子儀接過餞行酒,一飲而盡,翻身上馬,督促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向東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