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來。”
李瑛面無表情的說道,如同一尊雕塑,讓滿朝文武猜不透他的喜怒哀樂。
皇甫惟明當即對著滿朝文武把昨夜的審訊結果詳細匯報了一遍,最后說道:
“由于儀王身份尊貴,臣未敢先行審訊,故此前來請示圣人。
但根據儀王府家丁交代,案情大致就是如此。
儀王雇兇縱火在前,殺人滅口在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只是差了儀王的口供而已。”
萬年縣衙搜查十王宅的事情已經在長安城傳的沸沸揚揚,滿朝文武也已經知曉了李璲涉案的傳聞,對于皇甫惟明的陳述倒是沒有人感到意外。
相反,甚至還有些人對李璲深表同情。
這位親王也是被“大唐寶鈔”逼的沒有辦法,方才縱火泄憤,就算有錯,也是情有可原……
皇甫惟明話鋒一轉,繼續道:“然而在臣準備前來參加早朝之時,突然有數十名百姓來到刑部衙門告狀。
他們紛紛控告謝阿三、陳冠西兩個潑皮欺男霸女,為非作歹,甚至背負命案,俱都要求釋放為民除害的儀王殿下……”
聽了皇甫惟明的話,京兆尹韋陟第一個站出來替李璲求情:“啟奏陛下,臣以為儀王殿下雖然有罪,但還望圣人念在他一時沖動,從輕發落!”
隨著韋陟的話音落下,又有將作大匠李讓、戶部侍郎王縉、大理寺少卿王繇、宗正卿鄭有為等十余名官員站出來為李璲求情。
“請圣人念在儀王殿下年輕的份上,從輕發落,給他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甚至就連鄂王李瑤也站出來為李璲求情:“李璲年輕,一時糊涂,還望陛下從輕發落,讓其改過自新!”
經過這兩天的權衡利弊,李瑛也覺得處死李璲弊大于利。
首先,李璲這家伙并沒有什么野心,他只是不滿于使用紙幣發放俸金,一怒之下失去理智,這與李璘僭越稱帝,李琮叛國殺妻有著本質的區別。
其次,貨幣改革政策引起了許多大臣或多或少的不滿,而因為反抗貨幣改革犯罪的李璲就引起了這幫人的同情。
如果李瑛不顧一切的執意對李璲處以極刑,勢必會引起這幫官員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朝堂穩定。
再者,民間也有大量的商販對貨幣改革不滿,在他們看來李璲是為百姓出頭,如果處死李璲,弄不好會動搖民心。
最后,在連續處死李琮、李璘,關押李琚的情況下,如果再殺掉李璲,對于李瑛的形象和聲望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綜合以上各種因素,李瑛決定對李璲從輕發落。
當務之急是繼續推動“大唐寶鈔”的發行,而不是弄死無權無勢,甚至沒有野心的李璲。
“既然諸位愛卿都為李璲求情,再加上謝、陳二賊罪大惡極,朕決定對李璲從輕發落。
自即日起,免去其儀王職位,杖責三十,削為庶民。
改封其長子李貫為鄱陽郡王,繼續住在原先的儀王府,享受郡王俸祿,以養活其全家上下。”
李瑛掃了腳下的滿朝文武一遭,做出了最終的處罰。
“謝陛下開恩!”
聽到圣人對李璲的懲罰,李琬急忙出列叩首謝恩,“臣在這里代替李璲向圣人謝罪了,多謝陛下不殺之恩!”
皇帝不僅沒有判處李璲極刑,甚至沒有將他發配邊疆或者判處監刑,僅僅只是貶為庶民,這無疑是最好的結果了。
李瑛喟嘆一聲,提高嗓門道:“此案皆由大唐寶鈔案引起,朕希望滿朝文武能夠吸取教訓,帶頭使用寶鈔,讓我大唐的紙幣加速流通,而不是暗中抵制,私下詆毀,如此則是國家之幸,社稷之幸!”
總算保住了李璲的性命,那些替李璲叫屈的官員心中不滿稍稍退去,紛紛跟隨著大流高呼。
“臣等謹遵陛下圣諭,定當積極推動大唐寶鈔的流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