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乾佑何許人也?
這家伙可是安祿山手下的二號大將,堪稱名將殺手。
原來的歷史中,崔乾佑率領中路軍直逼洛陽,先敗高仙芝、封常清,導致兩人被李隆基一怒斬殺。
隨后,崔乾佑率十五萬燕軍直逼潼關,與被迫出戰的老將哥舒翰決戰。
哥舒翰率領二十萬人馬出戰,在靈寶遭到崔乾佑伏擊,二十萬兵馬全軍覆沒,哥舒翰也遭到俘虜。
雖然哥舒翰率領的這支人馬屬于臨時拼湊的,但其中也有來自長安的八萬禁軍,一戰敗光了家底,也實在是讓李隆基做夢都沒想到!
隨后,潼關淪陷,長安無兵可守,李隆基逃竄蜀地,李亨北上靈武繼位。
而張九皋雖然在嶺南擔任過節度使,但其本質更像一個文官,他打不過崔乾佑實在太正常了。
李瑛現在實在抽不出一線將領來和崔乾佑對線,只能用張九皋、張巡、夫蒙靈察三個二流將領,甚至并非真正的武將來與崔乾佑周旋。
目前王忠嗣鎮守河北,除了要和安祿山麾下的另外一位大將李歸仁對線之外,還要應付渤海國越來越猛烈的騷擾。
中原境內,仆固懷恩對上史思明,個人能力被壓了一頭,只是靠著唐軍的補給優勢、以及裝備優勢才勉強打了個平手。
從安西回來的郭子儀一舉攻克濟南,斬燕軍大將蔡希德,全殲五萬叛軍,倒是對安史集團予以重創。
但安祿山麾下頭號猛將安守忠率領八萬人馬自徐州北上,與郭子儀在山東境內即將發起會戰,難言必勝。
李光弼、哥舒翰兩路合圍吐蕃,李光弼目前已經距離邏些城只剩下三千里路,肯定要賭一把。
高仙芝、蓋嘉運坐鎮安西,防備西面的大食國軍隊前來進犯,也不能抽調。
這樣一分散,大唐朝廷剩下的將領就剩一些二流水平,譬如杜希望、夫蒙靈察、李欽、田神功、李楷洛、安思順、白孝德、衛伯玉、李抱玉等人。
或者像是李晟、馬燧這些還未完全成長起來的青年將領,目前尚不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
至于李嗣業、雷萬春、南霽云等人都屬于許褚、典韋類型,沖鋒陷陣還可以,單獨統兵的話風險太大。
經過片刻的思忖之后,面如寒霜的大唐皇帝緩緩開口。
“傳朕旨意:張九皋為國盡忠,賞賜南康縣伯,追贈揚州大都督府長史,追恤家眷白銀三百兩,以彰其忠。”
張九齡聞言吃驚的抬頭。
按照慣例來說,朝廷更有可能追究主帥的責任,而不是追封撫恤。
遠的不說,本朝的薛仁貴名動天下,在大非川戰敗之后就被高宗貶為庶民。
李隆基手下也有好幾個節度使因為戰事不利,被從邊陲鎖拿京城問罪,當今圣人不追究張九皋的責任已經算是仁慈了,居然還要追封撫恤?
“老臣代表張氏全家叩謝圣恩!”
張九齡顧不上悲痛,急忙起身跪倒在地:“九杲他雖然自刎殉國,但身為主將用兵不明,導致一萬五千將士戰死沙場,圣人不追究其罪已經是天大的仁慈。
張家愧不敢當圣人的追封與撫恤,還望圣人收回成命,免得我們張家為天下人詬病!”
李瑛示意諸葛恭下去把張九齡攙扶起來,提高嗓門說道: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更何況崔乾佑乃是河北名將,率領的又是精銳邊兵,幾乎每年都在北疆與契丹、渤海作戰,戰力強悍。
張九皋文官出身,輸給崔乾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豈能把責任推到他一個人的頭上?
更何況張九皋自刎殉國,忠義之風,更是大唐將士楷模,朕若是追罰他,豈不讓天下將士寒心?”
“陛下圣明!”
聽了李瑛的肺腑之言,滿朝文武俱都齊聲稱頌,武將們更是感激不已。
“多謝圣人體諒,老臣在這里代替九杲叩謝圣恩!”
不顧諸葛恭的攙扶,張九齡又執意跪在地上磕了幾個頭謝恩。
李瑛繼續道:“朕也不能光撫恤張九皋一個人,傳朕旨意,跟隨他戰死的將士全部從重撫恤,每人發放撫恤金四十貫,其家眷務農者免農賦五年,經商者免商稅五年。”
兵部尚書李泌與戶部尚書裴寬一起舉著笏板領旨:“兵部(戶部)謹遵圣諭!”</p>